湖北日报讯(记者杨文漪、见习记者甄子萱、实习生邱瀚锦、通讯员贺遂华)“我们是不打不相识!”8月29日七夕节早上9点半,穿着一身轻便羽毛球服的刘先生和刘小姐,在紫阳公园内的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口笑着挥动刚领到的结婚证。阳光透过公园的树叶洒在这对新人身上,一位来自东北,一位是武汉姑娘,他们因为羽毛球结缘,选择在这个充满浪漫传说的日子,让牛郎织女见证他们的爱情。
在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像他们一样选择七夕携手的新人早早排起了长队。不到九点,大厅内已经人头攒动,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喜庆的宣传册,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气息和淡淡的花香。公园的绿荫与喜庆的布置相映成趣,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更多浪漫色彩。
相恋三年的新人肖江涛和张程程早早来到婚登处,带着亲手制作的手工捧花和近半人高的巨型气球花束,在公园景观的映衬下引起现场阵阵惊叹和拍照。“我们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了,毕竟这是人生大事必须要有仪式感,”肖江涛摇了摇手中的气球花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的武昌婚登处粉得浪漫、红的热烈,签名留恋处满是爱意涂鸦、合照打卡点尽是新人笑颜,桃花置景随风轻摇、鹊桥纹样情定七夕,活像一个传统文化游园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新绎”集章活动吸引众多新人穿梭于各个打卡点,既重温了彼此相识相恋的共同记忆,也重新理解了中华婚俗的时代内涵。
七夕当天,传统服饰也成为许多新人的共同选择,不仅彰显文化认同,更成为仪式感的重要部分。潘先生和魏小姐身穿精致中式旗袍与竹纹刺绣衬衫,在公园婚姻登记处的六礼新绎活动打卡。“我们为今天领证准备了这身打扮。传统婚俗活动满满都是心意,”魏小姐挽着丈夫的手臂说道,“我们特意推掉了不少事情,预约今天七夕领证。”新人董女士则身穿一套汉服。她兴奋地表示:“我从学生时代就对传统文化有特别的偏好,像战国袍、马面裙,一样也没落下。”今天通过传统六礼的打卡活动,不仅对七夕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获得了打卡小奖品,“让自己觉得在大喜的日子喜上加喜!”
此外,新婚课堂也排起长队。法律咨询、婚育健康服务和婚姻辅导咨询台前,不少新人认真聆听,在七夕的浪漫之余也理性面对婚姻所要承担的责任。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婚姻家庭辅导成为新增的重要任务。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从领证前就开始介入,帮助新人更理性地规划未来。
“今天预约超过300对,”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边忙碌一边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新人不仅‘领证’,更在传统礼俗中感悟婚姻的庄重。”
据悉,今年七夕,武汉全市共有超过2400对新人登记结婚,武昌区办理结婚登记近400对,江夏区也近200对,传统节日正成为婚登高峰。“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婚姻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近两年,七夕、小满等传统节日节点预约量持续达到高峰。”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趋势已在武汉三镇遍地开花,越来越多新人选择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里,以汉服婚书、六礼新绎等传统元素,庄重开启婚姻旅程,也让千年七夕在现代都市中焕发出新的情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