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欧洲逮捕令曝光,北溪管道爆炸案的罪犯有7人,事件终于水落石出了吗?特朗普也通告全球,乌克兰别想再拿免费的美国武器,为什么说接下来欧洲将成主角?
在欧洲全力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背景下,一个重要案件似乎终于迎来了突破性进展。俄罗斯媒体本月27号披露的一份欧洲逮捕令显示,2022年9月在波罗的海炸断“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黑手,是一个7人破坏团伙,其中一位名叫库兹涅佐夫的49岁乌克兰公民已在意大利被捕。此人指挥的破坏小队包括一名船长、4名潜水员和一名爆破专家,他们当时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阻断俄罗斯向德国供应天然气。随着这名乌克兰人落网,现在是否可以说“北溪”悬案就此终结?
很遗憾,事情的真相仍然被迷雾所掩盖。逮捕令虽然把矛头指向一个7人的团队,但这实在是疑点重重,仅凭一艘帆船和区区7人,就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水下爆破,并全身而退?这实在让人怀疑。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将矛头指向一个“乌克兰公民”,这暗示基辅当局是事件的幕后黑手,而美国、欧洲甚至俄罗斯都和北溪管道被毁没有关系。至于事件真正的幕后指使者是谁,现在还无法下定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解答这个问题,仍然不能排除美国、乌克兰搞破坏,甚至是俄罗斯自导自演的可能。要揭开北溪管道爆炸的真正原因,恐怕还需要各方做更多努力。
就在“北溪”案的调查出现新进展时,更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发生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特朗普25号向全球通告,宣布美国过去已经为援助乌克兰花费了3500亿美元,这让美国被“剥削”了,接下来美国将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那些乌克兰想要的美国武器,得通过北约国家向美国购买。特朗普同时还强调,他虽然不反对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得扮演主要角色。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可谓是对基辅当局的釜底抽薪,直接的影响是乌克兰获取美国武器会更难,以后会给乌克兰的军火买单的,差不多只剩下了欧洲。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表态和他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表明,美国正在从援乌问题中彻底抽身。过去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已将美国拖入一个耗资巨大的泥潭,特朗普这个如此在意经济得失的人,早就对于援乌颇有微词。借着推进美俄和谈的机会,特朗普一边以美国军援为筹码对乌克兰施压,另一边削减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这相当于让美国摆脱援乌责任,让美国从背负重大政治责任的“援乌主角”,转变为一个“军火供应商”和“有限支持者”。
目前来看,尽管欧洲和乌克兰努力试图说服特朗普继续保持援乌力度,但美国从援助乌克兰的事务中抽身,这个趋势已非常强烈,恐怕不可逆转。随着美国战略性地“后撤”,俄乌冲突的未来格局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预计,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将愈发稀少,还有可能会附加更多的政治条件,其中一些条件恐怕是基辅当局不愿接受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唯一可靠的盟友只剩下了欧洲。从军事援助,到乌克兰未来的政治局势,欧洲将被迫从过去的“辅助”角色,转变为绝对主角,这样的转变可能会让乌克兰和欧洲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