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宇睿
通讯员 徐婧雯 张静
“原来客户打电话求购产品,我们只能忍痛拒绝,现在终于敢接单了。”8月25日,枣阳市化工工业园区内,湖北军合胜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军合胜”)副总经理贾征然站在二期厂房前,望着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曾经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日前,枣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文广带队走访企业,贾征然没有照本宣科地汇报,而是抛出一个问题:“您回头看看,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这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大门口正中央那根突兀的电线杆上。
“既影响交通,又破坏形象,得赶紧迁走。”张文广当场表态。
为确保二期项目如期投产,枣阳市科经局、住建局、吴店镇政府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倒排工期,电线线路转改、绿化带移栽、人行道重建,按计划有序推进。
还有什么困难?
贾征然说:“二期项目安装费和设备尾款还差4000多万元,银行融资遇到瓶颈。晚一个月投产,就意味着近8000万元的产值‘泡汤’。”
一起想办法!
这是枣阳市践行“四下基层”的一个缩影。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枣阳市开展“四上”企业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行动,组建工作专班走进企业厂房大门,围绕企业在投产、经营、达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一企一策”,逐个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建立台账、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同时,该地将“四上”调研收集的问题和需求清单导入12345热线,推动归口归集、系统流转、滚动更新,形成“诉求直达、责任到人、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
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军合胜已获得贷款2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燃眉之急;预计11月新厂房投产后,企业年产能将从1万吨跃升至6万吨,公司总产值可达10亿元。
从一根电线杆的迁改到千万元资金的到位,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具体困难,更映照出干部作风的转变。
截至目前,枣阳市已走进1030家“四上”企业,累计摸排政策兑现、融资贷款、人才用工、行政审批等问题272个,目前已解决225个,化解率达82.7%。
枣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就是要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四下基层”的深刻内涵,让企业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温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