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江伟兵
近日,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屈楚熙,来到襄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部分退役军人、青年志愿者一起,共同缅怀著名抗日英烈罗忠毅。
“他的家跟我们学校在一条街上!”屈楚熙指着展板上二郎庙巷的老照片对小伙伴们说,今年清明时节,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梁发双讲的思政课让她念念不忘:“梁爷爷说,抗日名将罗忠毅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全国只有100人!”这份震撼,让小姑娘拉着父母重访纪念馆。
罗忠毅,1907年出生,湖北襄阳人。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罗忠毅任新四军第2支队参谋长、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参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他参与指挥了水阳伏击战、官陡门奇袭战等战斗。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后,罗忠毅任重建的江南指挥部指挥,留在苏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罗忠毅率部艰苦作战,接应新四军突围北撤人员。在西池塘战斗中,他的新婚妻子柳肇珍牺牲。同年4月,他任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
1941年11月28日,日伪军3000余人袭击溧阳塘马村,为了掩护正在塘马村开会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干部安全转移,罗忠毅与第16旅政治委员廖海涛率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由于敌众我寡,随着战斗的持续,新四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子弹也逐渐告罄。罗忠毅见状,大声喊道:“同志们,子弹没了,我们就用刺刀、用拳头,和敌人拼了!”他端起一挺机枪,带头冲向敌阵,向着日伪军猛烈扫射。战士们受到鼓舞,纷纷端起刺刀,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激战中,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罗忠毅的头部。这位英勇的抗日将领,连人带枪倒在了血泊之中,壮烈殉国,年仅34岁。但他的牺牲并没有让战士们退缩,政委廖海涛高呼:“为罗旅长报仇,坚决消灭敌人!”战士们怀着满腔悲愤,继续与敌人厮杀。
最终,罗忠毅和廖海涛等270余名指战员以自己的牺牲,成功掩护1000多名新四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