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民进党两波大罢免蓝营民代行动惨败后,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对执政团队启动人事调整。但接连上演的“逼退柯建铭”风暴,让台湾有关人士联想到“九月政争2.0”,使赖清德的领导威信受考验,也让台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成为攻击绿营的最大破口。外界认为,随着2026年基层选举逼近,绿营内乱恐成未来败选导火线。
随着“726、823”两次大罢免的失利,重创民进党政治能量。虽然赖清德执政团队宣布16位官员异动,但民间对此表示无感。根据台湾“美丽岛电子报”8月28日公布的民调,以及“台湾民意基金会”8月12日调查,民众对“赖卓体制”满意度普遍偏低,显示小幅的人事调整未能化解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
香港中评社2日分析称,面对大罢免失败的政治压力,赖清德意图让柯建铭承担责任,但柯建铭拥有32年民意代表资历,横跨数代民进党政治核心,被视为“姜是老的辣”。他不仅深知党内运作细节,也握有庞大的人脉与政治资源;其本人也公开称“任期到明年2月”,拒绝背黑锅,使得赖清德的威信再度受到冲击。
赖办“资政”姚嘉文8月30日曾公开力挺柯建铭,称其贡献良多,若有问题应是整个民进党需要检讨,不该将责任推给一人。但前民代林浊水则冷嘲热讽,直言若照这逻辑,干脆说台湾民众也该负责好了。由此反映出民进党党内对柯建铭去留问题并未形成共识,民进党并未展现应有的检讨姿态,反而陷入“赖柯对决”的僵局。
中评社表示,这场角力若持续升温,不仅可能进一步撕裂绿营,也会让2026县市长选举提前陷入险境。无论最终赖清德、柯建铭谁胜谁败,民进党已先一步在内耗中乱了阵脚,若情势持续恶化,未来县市长选举的失利恐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