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8万羽和平鸽振翅,如雪浪一样冲向天际;8万只彩色气球,一起飞向辽阔的蓝天。今天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这一幕,令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苍穹之下,最珍贵的,莫过于和平。但和平并非天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屡遭风雨淬炼。曾几何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在华夏大地上留下道道伤痕。鸦片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圆明园的冲天烈火又灼痛了民族记忆,满目疮痍的国家版图上,深深烙印着老百姓颠沛流离的血泪与山河破碎的悲鸣。正因为经历过战火,所以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归队》通过多维度叙事和真实细节刻画,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比如,在日军围剿下,抗联战士只能靠半块贴饼充饥,在零下30度的林海雪原中挣扎求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得安宁。网上曾流传着一句话:“第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第二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从14年抗战的血火洗礼,到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来之不易的和平,是革命先辈依靠顽强斗争得来的,是由无数鲜活生命的牺牲换来的。
和平,并非一劳永逸的恒久状态。当今世界暗流涌动,局部冲突时有发生,霸权阴影如乌云般不散。历史与现实,一次次诠释了“弱则危”的残酷现实,也揭示了“强则安”的发展道理。绝不能因为承平日久,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绝不能因为风平浪静,就安而忘危、乐而忘忧。珍视和平,就要警惕和平表象下的暗礁;渴望和平,更要以清醒的头脑与坚实的臂膀去捍卫和平。
守护和平,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履行的责任。这份守护,体现于民族自尊自强的铮铮脊梁,也体现在每位公民日常里的执着坚守。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倾注心血,工人于机床前精雕细琢,学子在求学中孜孜以求……每个岗位都是守护和平的坚实战位。让和平的信念扎根于每一寸国土,浸润在每一个日常角落,壮大足以守护和平的实力,和平的根基才能如磐石般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