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雅江同浇灌 格桑花儿分外美 湖北对口援藏31载共筑山南人民幸福梦
创始人
2025-09-08 08:22:12
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曾雅青 吴坚

一条“心路”,跨越万水千山,从荆楚大地通向青藏高原,让湖北人民与西藏山南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这条“心路”,已经通了31年。

1994年,党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建设的序幕。

相隔数千公里的湖北与山南,因此结缘。

31年来,湖北11批1290名援藏干部人才踏上西藏山南市,744个援藏项目、49.9亿元投资汇入雪域高原。

31年来,湖北人民与藏族同胞用足迹丈量蝶变轨迹,书写着鄂藏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续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篇章。

这里的格桑花为什么这样美?长江雅江共浇灌。

特色产业托起致富“金饭碗”

昔日,这片耸立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土地,被视为难以逾越的发展天堑。

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施工困难、物流成本高,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

2020年以前,西藏市场上85%的鸡蛋来自内地。

这一年,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作为湖北产业援藏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投资5亿元,打造规模化、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日产鸡蛋超80万枚,填补了西藏规模化蛋鸡养殖的空白。

如今,公司成功获批山南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月4日,西藏宏农蛋鸡养殖场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是西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

“二期投产后可实现日产鲜鸡蛋超过150万枚,有望更好地保障西藏鸡蛋供应。”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高质量推动援藏工作,带动山南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产业,高质量援藏的基础也在产业。2019年,湖北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湖北产业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14条“真金白银”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湖北企业在山南投资兴业。

作为湖北省第一批援藏企业,华新水泥开创对口援藏从“输血”变“造血”的“华新模式”,累计创造工业产值184亿元、贡献税收23亿元,成为全国产业援藏的一面旗帜。

2024年,西藏安琪珠峰高原益生菌项目正式投产,作为西藏首家生物科技产业项目,菌种和关键技术均突破国际技术封锁,满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逾3亿元,利税约1亿元。

注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产业援藏再次提质增效。

西藏首个无人机基地创博通航、山南第一家汽车4S店东风汽车商城正式投建,首个氢氧锂电池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首个汽车制造企业西藏程力正式签约落户山南……

引进一个企业,就能激活一方经济。

31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大力开展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和援藏招商,从“补血”到“输血”,从“活血”到“造血”,推动援藏产业在山南形成集群效应,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激流奔涌。

跨越千里的民生援藏让老百姓心里踏实

“医院现在有湖北来的外科医生吗?”“有!”“不用送到市区,就在县医院手术!”

7月8日,刚进藏不久的第十一批援藏医疗队医生胡忠旭、熊辉等为藏族妇女桑杰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以往,琼结县的阑尾炎患者大多被送到山南市区医院进行手术。“院里手术设施齐全,但长期缺乏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无法确保手术安全。现在有他们,我就放心了!”琼结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欧珠次仁说。

“湖北来的医生”,如今已被当地患者和医生当作“放心”的代名词。

这种“双向奔赴”,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与交融。

31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工作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开展民生援藏,推进基础设施、抵边搬迁、公共服务等惠民工程。

山南第一家宫颈癌筛查中心、第一家出生缺陷筛查中心、第一家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第一家5G远程医学服务平台……湖北累计投入资金21.3亿元、实施民生项目249个,山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批又一批援藏人才干部充分发挥湖北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组团式”教育、医疗援藏,加强带教培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育医疗人才队伍。31年来,累计选派790余名骨干教师、医生等专技人才赴藏服务,救治大骨节病患者和先心病儿童247名。

构建“政府引导+对口援藏+劳务协作”模式,举办招聘会170余场次,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1万余人次,累计为西藏同胞提供就业岗位6200多个。积极探索“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模式,在黄石召开全国组团式就业援藏现场推进会。

跨越千里,为什么要来援藏?“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所有援藏干部共同的心声。

“有他们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藏族同胞传递出来的幸福感。

“湖北智力”在西藏推广148项新业务新技术

在西藏山南市加查县,核桃是当地的致富金果——4.5万多亩核桃林,每年长出1200余吨核桃,产值可达8000余万元。

这背后,藏着一段湖北科技援藏的佳话。

加查核桃皮薄个大、含油量高,但因良种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021年,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员跨越千里来到加查,开展西藏高原核桃产业技术研究项目,与当地合作建起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进行高原核桃嫁接技术等试验。

“通过技术攻关,核桃树夏季嫁接成活率已提升至90%以上。”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长许晓宏说。

如今,加查县已成功筛选6株核桃优良单株,建成1000余亩优质核桃栽培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

从“输血”到“造血”,多年来,湖北科技援藏力量从未间断。

湖北在全国率先推出省级科技援藏行动方案,发挥湖北科教优势,搭建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优质技术、人才等资源走进山南——

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专家与山南农技中心合作开展优质油菜引种示范及多功能开发利用研究,湖北工业大学专家开展酿酒技术服务山南行活动,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到山南开展果蔬种植技术推广示范……

截至目前,湖北已支持山南打造科技创新和信息管理平台,累计开展人才培训915批次。围绕藏鸡、核桃、益生菌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组建2家产业研究院和1家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省内10余所高校院所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在西藏推广新业务、新技术148项,“湖北智力”持续为西藏高质量发展赋能。

藏族同胞逐梦湖北的双向流动

“今天我们把西藏的热情与西藏的文化带到湖北,与各民族同胞并肩奋斗,也是在为民族团结编织纽带;未来带着经验与技术归来,必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8月,西藏青年索朗拉姆出发赴湖北宜昌就业,临行前,他信心十足地说。

与他一起的,还有另外55名西藏青年,他们将在湖北迎接新的挑战、找到新的人生价值。

援藏31年来,湖北与西藏,早已相融在方方面面。

以青少年交流交往为纽带,2011年以来,团湖北省委、省民宗委、省少工委等单位持续多年邀请西藏少年儿童来鄂。

登黄鹤楼、逛省博,了解湖北文化、体验湖北风俗,越来越多两地青少年相聚相识相知,共叙美好民族团结之情。

以情会友,以情动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湖北持续深化鄂藏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三交”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

开展干部互访、支部结对等活动670批次、1.4万人次,与西藏各族群众结对认亲3600余户。组织“民族团结代代传”“鄂藏青年夏令营”等文化交流系列活动86场次,实施文化援藏项目51个。举办“千里山湖情”等活动,在武汉市人流量最大的8条地铁线路上滚动播出文旅宣传片《这里是西藏山南》,帮助打响山南文旅知名度……

这种西藏同胞到湖北交流交往的反向流动,真正实现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愿景。

鄂藏同心,筑梦高原。

“我们努力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小而美、惠民生的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力争在高起点上推动湖北援藏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北援藏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卓wp8系统,功能与特性的全...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存在,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一番。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个曾经风...
法国政坛再度陷入僵局:不到一年... 财联社9月9日讯(编辑 史正丞)正如财联社周一早些时候预料的那样,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未能通过周一...
安卓系统哪个好用又免费,探索好... 你有没有想过,手机里的操作系统就像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和魅力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安卓系统...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县中振兴 ■县中的规划和建设应转变盲目追求“超大校”“大规模”的外延式扩张思路,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式发展...
临沂士博高级中学开展新学期教师...  鲁网9月8日讯 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学科专业能力与课程实施水平,主动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
来杯奶茶安卓系统,安卓系统下的...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走在街上,总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奶茶香?没错,奶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为怎么隐藏安卓系统,轻松实现... 你知道吗?华为这款手机,不仅外观时尚,性能强大,还隐藏了一个神秘的秘密——那就是它独特的安卓系统隐藏...
安卓系统适应什么字体,探索字体...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字体有时候真的能影响心情呢?就像穿衣服一样,不同的字体风格,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
上新了!五所新大学揭牌,未来择... 近两个月有多所更名成功的高校揭牌成立!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7月9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新校名揭牌仪...
培养高级技工?福耀科大第一堂课... 近期,福耀科技大学首堂课程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关注——校长王树国亲自登台授课! 王校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