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飞行员自曝真相!那场空战远没外界说的“一边倒”
伊朗媒体曝光了一段引人关注的视频。9月6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司令走访了伊斯法罕、哈马丹和大不里士的空军基地。在镜头前,伊朗飞行员罕见透露,他们在6月份的以伊冲突中,曾与以色列战机进行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正面空战。
这番话,瞬间打破了外界早前的“单方面屠杀”论调。原来,那场战斗并非完全一边倒,而是一场充满拉锯与较量的交锋。
激烈空战背后的真相
“多次相互锁定”,这是伊朗飞行员在描述战斗细节时反复提到的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伊朗飞行员在高压环境下依旧保持冷静,能用老旧的雷达成功捕捉到以色列先进战机的踪迹。
然而,现实依旧残酷。即便如此,伊朗空军并没有成功击落一架以色列战机。原因显而易见,他们手里唯一还能拿得出手的F-14“雄猫”,与对手的F-15I、F-35相比,已经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
换句话说,能够撑到今天,还能升空作战,已经是一种“奇迹”。毕竟,几十年的武器禁运和制裁,几乎掐断了伊朗空军的技术血脉。
以色列的战术布局
在6月初的冲突中,以色列空军的打法可谓环环相扣。 先是F-35出场,专门打击伊朗的空军基地、防空系统以及远程预警雷达,彻底撕开一道“安全走廊”。随后,才轮到能挂载重型制导炸弹的F-15I重型战斗机,对伊朗纵深战略目标实施猛烈轰炸。
而伊朗飞行员口中的“锁定”,大概率就是针对这些挂满炸弹、机动性下降的F-15I。但问题在于,即便F-15I性能有所削弱,伊朗的F-14依旧无法突破以色列的电子干扰。面对压倒性的技术代差,锁定只是“看见”,却远远达不到“击中”。
空战的残酷抉择
这种情况下,伊朗飞行员面临的结局只有两种: 要么眼睁睁看着对手完成轰炸后全身而退;要么贸然追击,结果被护航战机毫不留情地击落。
这,就是代差悬殊下的无力感。
战斗后的反思与转折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空战给伊朗空军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挫败感。 他们看清了现实:再依赖那些几十年前的美式战机,根本不可能撑起未来的空天防线。
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一份全新的国防装备建设方案,重点自然落在最薄弱的空军环节。与此同时,伊朗国内也出现了呼声——尤其是在总统出席中国“9·3”阅兵之后,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要求伊朗尽快与中国展开歼-10CE战斗机的采购谈判。
未来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伊朗空军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真正的换血式升级。 如果歼-10CE真的入列,那场被动挨打的局面,或许会逐渐被改写。
而这场看似失利的空战,或许正是伊朗走向装备现代化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