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盛大波
清晨,连云港市云山小学门口的“风雨长廊”下,家长们不再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打湿衣衫,孩子们的笑脸在钢筑顶棚下格外灿烂。不远处,惠民水站前,居民李大爷刷卡接水,“便宜又方便,再不用扛桶装水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背后都依托于一个协同联动、高效运转的平台——云山物业集团。这家由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党工委主导构建、8个村社共同参与的“红色物业”,成立仅两年,市场化运作刚半年,就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营收突破1240万元。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面对街域发展不平衡、村社“钱袋子”不稳的难题,2023年年底,一个创新的构想落地:按照“共建、共富、共享”理念,精心培育“强村公司”——云山物业集团应运而生。“成立集团,就是要打破村社壁垒,把分散的资源聚起来,把沉睡的资产唤醒,让党组织的力量贯穿始终。”云山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街道党工委制定印发《党建引领云山物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为这艘“新船”把舵定向。
云山物业集团内部,“直线型”管理高效运转,“两级三岗”职责清晰,“1+8+N”的联动为企业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1”即街道党工委,牢牢把握“三重一大”方向;“8”即8个村社,每月开联席会议,共商大事,真正实现“当家作主”;“N”则是街道部门、股东企业、社会组织等协同发力。
“闲资源”变身“金饭碗”
假期里,“爱心托管”让双职工家长轻松了不少;环境整治,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云山街道全街17个物管小区全部建立了“红色业委会”,十余项惠民举措排上了日程。专门打造的“红色管家”平台成了居民的“万能热线”,定期举办的消防演练、健康讲座,筑起了社区安全的“防火墙”。
“盘活资源,服务发展,惠及村社是根本目标。”云山物业集团负责人干银荣说,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转化,对8个村社的资产资源进行摸排梳理,将这些资源打造成为收益率更高的租赁场所。同时,精准对接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及园区企业的集中需求,实现零散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营。
家门口的基建需求就是商机。云山物业不仅依法依规承接道路整修、环境美化等工程,还紧紧抓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东风”,深挖工程用料和配套服务需求。未来,还将向会务、住宿、餐饮等周边服务延伸。
看得见的实惠,摸得着的幸福
村社腰包鼓了,真金白银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云山物业集团营收达1242.33万元。细看来源:物业板块251万元稳扎稳打;资源租赁板块发力拿下749.4万元;工程项目签约约180万元;外包服务、便民亭棚、惠民水站等“小而美”项目也贡献了61.93万元。这一笔笔收入,如同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村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有实力了,民生服务力度也提升了。云山物业投资100万元建设4条校园“风雨长廊”,投入80万元提升东港中学周边环境。3个新建的便民服务亭、6个深入小区的惠民水站已服务群众超1.8万人次。“以前接孙子放学,下雨天最狼狈,现在有了长廊,安心多了!”居民王奶奶说。
当抽水蓄能电站、中核武汉核电技术服务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云山物业集团以创新服务为产城融合注入强劲动能。白果树村55间、总计18800平方米的闲置民房装修一新,解了施工方的燃眉之急。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等央企洽谈油料供应合作,成功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打通了油料保供的关键一环,为后续深度服务重大项目铺平了道路。
未来,云山街道将继续锚定“稳存量、拓增量、强合作”,让更多沉睡资源焕发生机,让村社联动更加紧密,让和美云山的幸福画卷铺展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一篇:来鄂州馆偶遇“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