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第一年的公休,游览都江堰的青城山,步行到半山腰,天空突然下起雨来,转眼间四周被雨帘裹得严严实实。我们全家五人匆匆躲进半山腰的一处凉亭,檐角垂下的雨珠串成银线,溅在石铺的地板上形成一个个水泡。忽见雨雾里飘来一抹翠绿,是个穿雨衣的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左手拿着一叠塑料袋封的雨衣,右手打着雨伞。
"叔叔买雨衣吗?"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睫毛上还沾着细小的水珠。我摇头说等雨停,她却把胳膊肘往我身边靠了靠:"这雨要下到傍晚呢,山道滑,雨衣能挡风。"她说话时眼珠滴溜溜的转,显得格外富有朝气。

“您们需要五件,唉,我这里仅有3件雨衣,您先付款,我立即到家中去拿储备的商品……”我递给她一百元钱,她说,雨衣20元一件,叔叔40元零钱没补你,作为下差雨衣定金,您放心吧!此刻我心中泛起了忧虑,这些年诚实守信的人太少了,今天会不会上当哩!小姑娘从贴身口袋里摸出个小本子,铅笔头在纸上不停记录:"下差徐叔叔大号雨衣一件,小号雨衣一件。"她把本子递过来给我看,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日期、姓名和款项,字迹歪扭却格外工整。 雨越下越大,山风卷着水汽扑进凉亭。
我裹紧外套问她:"小姑娘款付清了,你会快速把下差的雨衣给我们不?"她咯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爹说,做人要像青城山的竹子,空心却有节。"话音未落,她突然冲进雨幕,翠绿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若隐若现的雨雾里。
不到20分钟,小姑娘返回凉亭,她踮着脚尖张望,雨衣下的积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手里还攥着那包好的雨衣。 "您们久等了!"我接过还带着体温的雨衣,突然发现她左手缠着白纱布。"手怎么了?"她不好意思地缩回手:"早上砍竹子划的,爹说不能耽误卖雨衣,山里人靠天吃饭,信用比金子贵。"
下山时,雨完全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给青城山镀上一层金边。小姑娘站在凉亭前向我们挥手示意,挎包空了,小本子却更厚了。我想起她记的账目里,有位张姨妈多给了10元钱,她追出半里地非要还;王叔叔腿脚不便,她把雨衣送到门口......
如今每逢秋季多雨的天气,我总会想起青城山凉亭避雨买雨衣的那件事。在这个常常被质疑"诚信"的时代,那个在山中卖雨衣的小女孩,像一株破岩而出的翠竹,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信用,不需要合同约束,她生长在童真的眼睛里,流淌在带伤的手掌中,最终化作山间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徐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