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董鑫
据“扬州发布”9月16日报道,经单位批准,高邮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方青桥注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在工作之余开启“百单体验之旅”,目前累计已接200多单。
根据方青桥的“体感结论”,近日,高邮市委社会工作部出炉了一份紧密贴合骑手真实需求的调研报告:
建议设立‘异常天气补贴’,让骑手在暴雨天多一份保障;
推广‘彩虹地址’标识系统,破解送货找楼难题;
建立更畅通的申诉渠道,让每一个被误解的骑手有处说理、有人撑腰。
据了解,这些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建议正在逐步落实。
△方青桥正在取餐
今年8月,高邮市委社会工作部召开了一场新就业群体座谈会。
会上,当工作人员询问外卖小哥有什么诉求、需要哪些帮助时,在场的小哥们纷纷表示:“现在挺好的,没什么特别诉求。”
“是真的没有诉求,还是我们没有找到他们真正的痛点?没有干过这行,就没有发言权——要不要自己也当一回外卖小哥?”会后,方青桥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后,他穿上蓝色冲锋衣,注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工作之余,利用早中晚开启了一场“百单体验之旅”。
最初的送单经历远超方青桥的想象。
“起初,我以为送外卖就是去商家取餐,骑上电动车送到目的地那么简单。”他说,没想到,由于不熟悉商家位置,第一单就在商场里绕了三圈,才找到藏在角落的一家奶茶店。送餐倒计时不断跳动,他急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因为赶时间,方青桥在红灯前急刹车,车筐里的麻辣烫洒了一半,最后只能自掏腰包赔偿;还有一次送错单元,被顾客隔着门责备。
最让方青桥难忘的是一天凌晨,由于商家出餐慢、时间紧迫,他匆忙赶路时磕到路牙,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腿上蹭掉一大块皮。
“当时伤口火辣辣地疼,餐盒摔得稀烂,还要自己赔付。那一刻我坐在路边,看着手机上的赔偿通知,真切体会到了在算法与时间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滋味。”方青桥说。
随着接单量增加,方青桥逐渐看到了这份职业的另一面。
等红灯时,他会和旁边的骑手交流:“三号小区的楼号太绕了,老哥有什么诀窍没有?”进小区时,他会笑着跟门卫大爷说:“今天单子多,麻烦您多照应。”
他给赶早自习的高中生送手抓饼,女孩接过餐时说:“叔叔,您骑慢点,我不着急。”深夜为加班的程序员送夜宵,对方揉着通红的眼睛说:“谢了兄弟,这么晚还送餐,你也早点歇着!”还有一次,眼看要超时,顾客在电话里宽慰:“没事没事,你安全第一,我等会儿没关系。”
这些点滴温暖汇聚起来,让方青桥恍然大悟:“我们总想着送物资、发补贴,却没意识到,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一句‘注意安全’,一句‘谢谢’,比什么都强。”
完成第100单时,平台发来“奋进铂金”勋章提示,方青桥的手机里也已经存下了37条与骑手的聊天记录、21张街头照片、16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到办公室后,他重新审视“新就业群体关爱方案”,突然有了具体的模样:雨中狂奔的身影,推动他提出“异常天气补贴”;在楼号混乱的小区里发愁的骑手,让他建议推广“彩虹地址”标识系统;因差评委屈的年轻人,促使他建议建立更公正的申诉通道……
方青桥说:“这100单让我明白,政策的温度不该只停留在纸面上。只有真正经历过他们的经历,焦虑过他们的焦虑,才能制定出真正有温度的政策。”
这段时间,方青桥仍然继续送着外卖,累计已经接了200多单。他希望更多地从一名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沉浸式地了解外卖小哥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