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危化品安全漏洞,就要填补其管理“真空地带”。唯有以“零容忍”态度,织密全链条监管网络,让每一个环节都责任清晰、监管到位,才能真正筑牢危化品管理防线,让公众在阳光下行走时,不必担心脚下暗藏的“致命陷阱”。
只是出门散个步,却意外接触到剧毒“化骨水”。近日,杭州一名女子遭遇的“无妄之灾”引发广泛关注。
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9月15日通报称,9月9日,52岁女子涂某某在进入杭州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目前,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已按规范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善后处置工作。
氢氟酸,这种乍一听让人感到陌生的化学品,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它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等,甚至可侵蚀人体骨骼,因此也被称为“化骨水”。女子家属描述,当事人误踩到氢氟酸后,当场便无法行走,后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等症状,足见该化学品的极端危险性。
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氢氟酸的购买、使用、生产、储存及运输均受到法律严格监控和管理。本应受到严格管控的危险化学品,却变成隐藏在公共空间的“致命杀手”,这首先暴露出危化品处置环节存在盲区。
随着工业生产扩大和城市建设推进,各类工业品、化学品的使用量持续上升,相应的废弃物也在增加。一些企业单位可能出于节省成本的侥幸心理,将危化品偷偷倾倒,导致这些“定时炸弹”潜伏在城市之中,威胁着无辜人群的生命安全。
而且事发地点是一处空地,这类区域是城市治理中容易被忽略的“末端”,常因产权更迭、管理主体不明等成为监管真空,沦为危化品“垃圾场”的风险很大。上述悲剧也不是孤例,此前,浙江一名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时,双手被垃圾中的一瓶强酸化学品腐蚀。浙江金华浦江城管当时回应:“曾去查找氢氟酸来源,因垃圾量太大且那地方都是随地乱丢在地上不入桶,所以很难找到户主。”
随着媒体深入调查,更加触目惊心的情况浮出水面。在网购平台,输入关键词“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等,页面上可直接跳转出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价格低至8元。化工厂员工尚须穿着专业防化服操作的危险品,普通市民点击鼠标就能购买,如果任由这些危险品流入社会,其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堵住危化品安全漏洞,就要填补其管理“真空地带”。在处置端,可加强拆迁荒地、城乡空地等边缘区域的危化品巡查与清理,加大对非法倾倒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在流通端,监管部门、电商平台要严格落实审核责任,建立危化品关键词过滤系统,对违规商家处以严厉惩罚,不给违规售卖以可乘之机。
唯有以“零容忍”态度,织密全链条监管网络,让每一个环节都责任清晰、监管到位,才能真正筑牢危化品管理防线,让公众在阳光下行走时,不必担心脚下暗藏的“致命陷阱”。
津云评论员|嘉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