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储能技术路径 中国团队成功研发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创始人
2025-09-18 11:32:02
0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氢负离子电池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17日夜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究攻关,最新成功研发出代表全新储能技术路径、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储氢、移动电源、特种电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团队成功研发的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供图)

这项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由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曹湖军研究员和张炜进副研究员团队研发完成,他们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上,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北京时间17日夜间,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科研团队介绍说,氢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种形式参与反应,其中,氢负离子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

不过,由于缺乏能同时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优良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电极材料良好兼容性的电解质材料,氢负离子电池此前一直处于原理概念阶段。

2018年,大连化物所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2023年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以此为基础,本项研究形成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该新型材料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并同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基于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组装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且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2毫安时/克的容量。

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相关原理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供图)

随后,科研团队进一步证明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标志着中国团队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发展。

科研团队透露,未来将聚焦氢负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优化,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中国绿色能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最丝滑的安卓系统,最丝滑安卓系... 你有没有想过,手机系统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有时候平淡无奇,有时候却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就让我带...
中方此举是否有“特别信息”传达... 撰文 | ‍‍董鑫9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电影《731》正在中国...
四问速冻西兰花:为何冻?如何冻... 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中,食材是否新鲜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西兰花。此前,罗永...
孩子到了初中,比的是家长的这7... 孩子到了初中,比的是家长的这7种托举能力 初中是孩子从“被动学”转“主动长”的分水岭,扛学业压力又要...
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后科研计划在... 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全称莫斯科国立米...
2025年农林类高校权威排名!... 农业类高校和林业类高校在如今时代,似乎已经逐渐被大家淡忘。大家普遍觉得农林类高校的专业较为冷门,学生...
农发行恩施州分行3.5亿元贷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叶昭祎、李蕊、程永文)进入9月“丰收季”,恩施州巴东县成功获批3.5亿...
让“无声”求助被“听见” 武汉...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建勇)“听不见,说不出!”在日常生活中,听障人群相较于普通人,需要...
1997年,两姐妹双双失踪,竟... 阳光明媚的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校外实践活动,张萌萌和张珍珍这对双胞胎姐妹满心欢喜地参加了。 活动结束...
DeepSeek严正声明:均属... 9月17日晚,DeepSeek官方在小红书发布声明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深度求索”(Dee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