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好young济宁 走进济医”2025济宁市高校开学第一课活动举行。这场由济宁医学院、济宁市委网信办、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主办,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国寿财险济宁中心支公司、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济声远” 校媒工作室协同承办的红色宣讲活动,旨在以历史为笔,以精神为墨,为青年学子点亮爱国主义的明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深深扎根。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济宁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贤雷在致辞中,对师生提出了深化红色教育的明确要求,清晰勾勒出青年一代应有的责任担当。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更让红色教育的画卷愈发厚重——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等爱心企业倾情投入退役军人服务与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两位抗战老兵的亲身讲述,成为最动人的“红色教材”。97岁的刘益谦,17岁投身革命成为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名卫生员。一只装满纱布、消毒水的药筐,是她穿梭炮火战壕的 “武器”;“让战士们少疼一分是一分” 的朴素信念,是她在艰苦卓绝环境中坚守的动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再到和平年代扎根医院服务群众,她用一生践行 “为国家奉献” 的誓言。
96岁的吕盈吉,少年时目睹家乡遭日军蹂躏,毅然参军投身卫生班,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战火中勇救战友,曾孤身俘获十几名敌人立下一等功,抗美援朝战场上右眼负伤仍坚持战斗。和平年代,他将战场坚毅融入医护工作,保持简朴作风,用 “好日子是拼出来的” 的叮嘱,为后辈传递着最朴实的奋斗哲理。
抗战老兵们的故事,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济宁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本科2025级1班学生李心雨的感悟,道出了现场学子的共同心声。“在和吕爷爷的互动问答中,我对军魂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了解,红色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可感、可学、可践行的力量。”
活动同步启动了“赓续军魂 筑梦青春”红色宣讲季暨“戎耀济宁”优秀作品展播活动。
来源: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
责任编辑:白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