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不便出国参展的展品,通过数字再现,在国外引发观展狂潮;脆弱易碎的艺术品,通过数字技术,让更多观众得以直观触达。近年来,诸多美术馆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的数字化转型,让藏品“动起来”。
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专业沙龙之四“数字艺术与美术馆发展新趋势”举办,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作为受邀嘉宾,参与讨论对话。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活动之一,沙龙现场,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美术馆馆长、学者与艺术家围绕人工智能创作、美术馆策展叙事、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前沿议题,展开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意义的国际对话,展现了数字技术为艺术生态带来的全新可能。
“今天沙龙的关键词是数字艺术,嘉宾们聊的很多是有关传播方面的话题。”陈勇劲解读,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平台对数字艺术和数字技术的重视,是因为运用数字技术可以拉近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内核,说明作品在艺术史中的呈现,“知识生产是美术馆的公共职能之一,要把生产出来的知识传播出去,让观众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就需要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同时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也让观众对经典艺术品的理解变得更便捷。”
陈勇劲分享了武汉美术馆的管理经验与实践经验,他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是随着市场的需要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长的。全球范围的文化不断地往前推进,就会有新的内容产生。”陈勇劲说,武汉不断汲取营养,在中部地区找到文化资源、凝练文化特点,对于行业立足于全国乃至于全球,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