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柯国强 吴莹 成林芝
在通山公安系统,有这样一位特殊“警员”——它不会说话,却总能精准出击;它不穿警服,却同样肩负使命。它,就是高大威猛、屡立战功的警犬“卡拉”。
“卡拉”是条比利时马里努阿犬,今年6岁半,2019年加入警队。可别小看这四只脚的战友,它的鼻子比最精密的仪器还灵敏,它的奔跑速度和对指令的执行力,多次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得到了严峻的考验。
今年8月17日,通山县闯王镇高湖村,71岁的村民阮某进山挖草药时,在茂密山林中失去踪迹,家属四处搜寻无果,向警方求助。
次日早上,警方启动紧急救援机制,警犬训导员蔡建强、吴忠志带着警犬“卡拉”奔赴现场开展搜救工作。“卡拉”以阮某遗留物品为嗅源,在山野密林中穿梭探查两个多小时后,在一处隐蔽山坡处,对着草丛发出吠叫。训导员与民警立刻上前,果然发现了体力不支、无法行走的老人阮某,大家迅速将老人背出山林,安全送到家属身边。
9月9日,通山县洪港镇车田村,82岁老人王某离家后失联,家属多方寻找无音讯,向辖区派出所报警求助。
“卡拉”再次出征,根据嗅源一路穿过田埂、绕过灌木丛开展搜索。然而,夜晚视线差、山路不好走,山头、沟壑多,有的杂草比人高,给搜寻工作带来困难,几轮搜寻仍未发现老人踪迹。直至次日天蒙蒙亮,民警与“卡拉”一直搜索临近的燕厦乡“放牛山”区域。在一处杂草前,“卡拉”突然停下脚步,对着前方持续吠叫。训导员快步上前,终于发现了走失老人王某。此时,老人已在外滞留近三天,嘴唇干裂,身体虚弱,民警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和干粮,喂给老人补充体力,并安全护送老人回家。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智能设备在警务工作中广泛应用,但警犬独特的嗅觉能力至今仍无法被机器完全替代。“通山县山多林密,遇到老人走失情况,搜寻工作中,警犬作用很大。”通山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近6年,“卡拉”先后成功搜救21名走失老人,是条名副其实的功勋警犬。
过硬的本领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坚持。跳跃障碍、搜寻物品……每天早晨6点,“卡拉”就和训导员蔡建强开始训练,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直到完美。
“它们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亲密无间的战友。”蔡建强说,警犬的寿命只有十余年,“卡拉”将最宝贵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下班后,他也常常会陪着“卡拉”玩耍,给它梳理毛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