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
【导语】:9月26日下午,红色文旅情景剧《留村记忆——再忆沁园春》在我县沁园春文化园激情预演。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沉的情感力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率先体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副主任闫玉萍、县委书记杜侯平及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到场观看演出,对该剧将红色文化、地方民俗与伟人诗篇进行艺术融合的创新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红色情景剧《留村记忆——再忆沁园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舞台演出,而是一次深度融入历史与地域文化的沉浸式旅程。它巧妙依托1936年红军东征驻扎留村,毛泽东主席创作诗词《沁园春·雪》这一珍贵历史背景,核心创意在于打破观演隔阂,强调“情感代入”与“时空对话”。该剧匠心独运地将每一位到访游客的身份重新定义为“远道而来的亲人”,通过当地村民高奶奶、赵杏花、少年高石娃祖孙三代的视角,引领参与者亲身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演艺采用“行进式”的观演模式。游客在少年“高石娃”的引导下,沿着村内蜿蜒小径,移步换景,依次经历“欢迎、传承、信仰、同心、回响”五个情感层层递进的叙事板块。流动的红军战士巡逻队作为贯穿始终的“时空坐标”,不仅强化了历史的真实氛围,更不断深化着游客的沉浸体验。叙事主线以高石娃的成长追寻为明线,以军民鱼水情深为暗线,最终升华至“家国一体”的宏大主题与《沁园春·雪》所迸发的时代强音。
作为整个演艺情感高潮的核心部分,庭院式实景情景剧《留村记忆》在真实的历史发生地——一座农家院落内上演。观众如同归家游子,置身于院落之中,与演员近乎零距离接触。剧目通过“劣绅逼租”、“红军解围”、“归还粮食”、“命名‘到口酥’”、“留下饭钱”等充满戏剧张力与生活质感的细节,生动刻画了红军纪律严明、与百姓心连心的动人场景。当《沁园春·雪》在剧情高潮处于小院内铿锵念响时,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交织,伟大诗篇从人民土壤中诞生的过程得以具象化呈现,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情感共鸣。
同期声:总导演黎剑波
【我们要用一种非常轻松,但是又让人能够理解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这个贯穿当中去感受,去回忆当年那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在波澜壮阔当中,你又欣赏了美景,又欣赏了故事,同时又浅浅地获得了一些,对于当年那个年代的一种认识,特别感悟到了,当年伟大的领袖,怎么诞生出千古名篇的这么一个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
同期声:游客吴先生
【我们从成都,8位友友骑行路过此地,在留村这个地方,看到有红色文化,看了毛主席在这写的《沁园春·雪》,他们在这演出,红色文化感受很巴适,很舒服。】
来自成都的游客吴先生观看演出后难掩激动之情。
红色情景剧《留村记忆——再忆沁园春》,通过身份重塑、时空穿梭、情感共鸣与文化赋能,成功地将红色历史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共鸣的深度体验,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艺,更是一次党史学习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为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石楼故事开辟了新的路径。
记者:霍耶朋 郑列
播音:刘晓艳
编辑:慧欣
审片:任晓军 霍耶朋 刘瑞
------------------
新媒体编辑:张智彦
新媒体监制:李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