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月亮山的岩壁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2025 国际攀联攀岩世界杯(难度赛)的路线已架设完毕。岩壁上的岩点像散落的宝石,从山脚延伸至 30 米高的顶端,中国选手潘愚非踩着岩壁上的青苔痕迹,仰头观察路线 —— 这里的石灰岩岩壁因常年雨水冲刷,形成了独特的 “蜂窝状” 岩点,每一次抓握都是与自然的对话。
难度赛的核心,是 “路线解读 + 指尖力量 + 身体平衡” 的三重博弈。潘愚非戴上镁粉袋,指尖轻蹭镁粉,深吸一口带着桂花香的空气。“这条路线叫‘月亮之吻’,有 3 个关键难点:第 8 个岩点是‘薄片点’,只能用指尖边缘抓握;第 15 个是‘动态跳点’,需要腾空 60 厘米才能够到;最后 5 米是‘仰角段’,核心要全程绷紧。” 他赛前反复看路线视频,在笔记本上画满受力分析图。
岩壁上的每一步都扣人心弦。潘愚非左脚踩住 “脚点”,右手抓住第一个岩点,身体像壁虎般贴在岩壁上。他的胯部轻轻转动,将重心转移到右脚,左手精准够到第二个岩点 —— 这个 “交叉手” 动作,手臂与岩壁形成 45 度角,肌肉线条在攀岩服下清晰可见。“抓岩点时不能用死力,要像握羽毛一样轻,否则指尖很快会抽筋。” 他曾在训练中因指尖磨破,贴满创可贴仍坚持完成路线。
难点突破时全场沸腾。到第 15 个动态跳点时,潘愚非深吸一口气,双腿蹬岩壁发力,身体在空中划出弧线,右手稳稳抓住目标岩点 —— 观赛台的欢呼声瞬间穿透山谷。此时他的指尖已渗出鲜血,镁粉与血混合成粉红色,但他没有停顿,继续向顶端攀爬。“最后仰角段要靠腹部发力,每一次呼吸都要配合动作,否则会掉下来。”
登顶的瞬间是对坚持的馈赠。当潘愚非的右手摸到顶端的红色计时按钮时,计时器显示 6 分 12 秒 —— 他成为首位在阳朔世界杯难度赛夺冠的中国男选手。赛后他捧着岩壁上掉落的一小块石灰岩,“这是最好的奖杯,它让我知道,和岩壁的较量,其实是和自己的对话。” 不远处,一群背着攀岩包的孩子正围着教练看比赛回放,他们的眼里,映着与潘愚非当年一样的热爱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