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行走在鄂州市鄂城区的各个村庄,满眼都是清爽舒适的感觉,处处皆是美丽宜居的图景。
四峰山沿线。陈夏林 供图
近年来,鄂城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既建好村庄的“面子”,打造整齐干净和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又提升村庄的“里子”,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深化基层治理互促共进,加快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实践地,实现了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上门抽查环境卫生。吴志慧 供图
百村宜居、万户和美
9月15日,杜山镇旭东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吴三祥等人早早来到村部,带领各小组一户户上门抽查环境卫生。
“依据统一标准,我们常态化评选出了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户’,授予象征荣誉的流动小红旗,并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以树立先进典型,激发村民的荣誉感和积极性。”鄂城区杜山镇旭东村党支部书记李松林介绍道。
村民李新盛今年60岁,退休后的他怀着乡愁选择返乡养老,见证了旭东村的蝶变式发展。他感慨地说,此前,旭东村垃圾乱堆乱放,村民房前屋后杂乱。如今,农村环境越来越美,生活出行越来越便利,村民们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也跟着一起改变,大家都养成了爱干净和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乡下通了天然气,李新盛赞不绝口。吕鉴蕾 摄
当然,最让李新盛老人赞不绝口的是,虽然居住在农村,但旭东村几乎家家都用上了天然气。“2022年8月前后,我们实现了所有湾组天然气管道入户,村民们告别煤气坛子,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用气便利。”李松林说。
旭东村的改变和越来越多“李新盛”的返乡,源于鄂城区大力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多规合一”编制规划,鄂城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自然生态和村庄机理,注重乡土味道,管控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不搞大拆大建,避免千村一律,高质量完成村庄规划。
同时,鄂城区始终聚焦农村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以农村“六清一改一管护”为工作重点,全面清除村湾道路沿线、河塘沟渠沿岸、农户房前屋后的积存、散落、漂浮等生活垃圾,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等,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健全完善日常保洁规范化流程、垃圾清运闭环管理机制,评比奖励激励制度、红黑榜等,鄂城区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整治由“集中攻坚”向“长效精治”转变,让干净整治成为家园常态。
刘云村“村湾夜话”。鄂城融媒 供图
百村善治、万户和谐
夜幕降临,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湾夜话”百姓宣讲活动在汀祖镇刘云村如火如荼进行。
村委会门前空地上,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他们用接地气的语言,将村规民约娓娓道来。从保持村容整洁的细致要求,到倡导邻里互助的温暖约定,内容涵盖了人居环境、公共事务、邻里和谐、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每一条规定都贴合着刘云村的实际。
“以村规民约为重要抓手,我们希望普通村民也能常态化参与进来。”鄂城区汀祖镇刘云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华介绍,目前该村二组正在试点“村规民约+积分制”治理模式。此举旨在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这也是鄂城区不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鄂城区各地探索积分制管理、最美系列评选、大型赛事活动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养成文明习惯。
湖北省村BA盛况。鄂城融媒 供图
以汀祖镇丁坳村为例,一场“村BA”让整个村子都被动员了起来。9月上旬,每天凌晨五点,丁坳村民们已开始打扫球场。“孩子们训练不能耽误。”村民议事会成员们,自愿承担了赛事期间的场地维护工作
“因为一场赛事,环境更美了,村民更团结了,生活更有盼头了!”丁坳村二组村民李胜明指着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家门口的小花园、小菜园,笑得合不拢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还有这么好的场地可以早晚出来转一转,住在这儿,心里美滋滋!”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外在的结果,内因是群众文明向美的思想。”丁坳村村委会主任李从璧说,“办这样的赛事不是图一时热闹,而是真正让党组织在百姓身边种下信任。你瞧,每办一次大型活动,村民对这份归属的认同感就能再浓一层。”
岳石洪村一角。鄂城融媒 供图
百村宜业、万户增收
初秋时节,走进汀祖镇岳石洪村,远山含黛,溪流潺潺,风景如画。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救活’了村庄,美化了人居环境。”岳石洪村党支部书记程宏表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不断享受着青山绿水带来的宝贵财富。
2020年获批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后,汀祖镇以打造“生态美、百姓富、活力强”的和美乡村为抓手,着眼于 “全域项目+农业”“全域项目+旅游”“全域项目+共同缔造”等品牌工程,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驱车从岳石洪村出发,一路经过华伍村、董胜村、刘云村、刘显村、丁坳村等地,以四峰山为中心,串起集山地运动、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田园休闲、精品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带。该旅游示范带成功建设了30多个旅游康养项目,投资额超3亿元,实现了年文旅综合收益2000万元以上。
村BA丁坳村主会场。鄂城融媒 供图
2024年,鄂城区新增东港村省级美丽乡村,完成省级汀碧线13个村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汀祖镇四峰山“天然氧吧·赏花品果”样板带成功入选省级首批(20条)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带。鄂城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10万人次以上,带动5000多名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40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村BA”赛事期间,汀祖镇新增餐饮、保洁等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农民增收超50万元。
“鄂城是全省首批18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该区相关负责人说,“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我们紧紧把握上与下的关系,着力解决‘谁来整治’的问题;把握点与面的关系,重点解决‘怎么整治’的问题;把握里子与面子的关系,持续解决‘效果怎样’的问题。”
眼下,鄂城区以碧石渡镇和汀祖镇等13个连片村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以长港镇峒山村、杜山镇三山村等18个地方为全区乡村全面振兴先行试点村,构建起“一红一绿”“一镇一特”振兴格局,奋力争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策划:夏双文、王焱尧
文字:刘文俊、吕鉴蕾、林月(实习生)
图片:陈夏林、吴志慧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鄂城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广电计量:实验室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助力行业发展新高峰
下一篇:英山:遍地尽是丰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