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雀公主
当一对新人走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必定绕不过彩礼的问题。嫁女儿要彩礼是中国传统习俗流传下来的。古代婚姻遵循“六礼”,其中“纳征”即男方送彩礼以确定婚约。
在不同地区,对彩礼的要求不同,有的地方出现“天价彩礼”,给新人的结合造成了一定阻碍。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年轻男女,因为彩礼谈不拢,一拍而散,让人唏嘘不已。
社会上对女方应不应该要彩礼的讨论不绝于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暂不涉及此话题,只讨论要彩礼的情况下,由谁来谈更妥帖、更合适,促成的概率更高。
一、年轻人自己谈。由年轻人把两家的想法互相转告给对方。这样的好处在于,回旋余地多。即便不愉快,毕竟家长没有直接碰面,年轻人隔阂小,中间没有芥蒂,和好也比较快。毕竟彩礼这件事,父母更在意。
二、父母出面谈。如果双方父母聚在一起谈彩礼这个事情,感觉太直接了。除非一口价就谈成了,否则来回拉扯、讲价,感觉像是在做生意。最好就是由女方家长跟准新郎提出彩礼数额,由准新郎回家和父母商讨。如果是同一个地方的,彩礼数额男方家庭一般都能接受,不会议价。如果彩礼数额过高,超出男方家庭经济范围了,就会议价。所以,双方都要换位思考,合理定价彩礼,不要把一桩婚姻谈成了生意。
三、媒人谈。在农村,媒人的地位和作用还是很大的。媒人可以从中斡旋,促成双方接受的合理价格。不过,现在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没有媒人一说了。就算是相亲介绍,此时的介绍人也不是当年那个“媒人”的,人家介绍完了就不再管你后续的事情。 所以,由媒人来谈,更多的是存在于局部小地方。
都说“谈钱伤感情”,但是一分彩礼都不要也是做不到。如果要的价格过高,谈的时候不愉快影响以后双方关系,甚至可导致男女分道扬镳。现实中国,这种例子太多了。
所以说,不管由谁来谈,最重要的是结合男方家庭经济实力、当地风俗习惯、女方陪嫁等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同时,双方家庭应该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不要让彩礼阻挡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