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哈马斯之后,谁来管理加沙?
创始人
2025-10-10 16:26:53
0

核心提要

1. 加沙停火协议并未触及加沙治理问题。以色列拒绝任何巴勒斯坦实体接管加沙,提倡建立托管机构来治理。哈马斯没有放弃武器,试图保留加沙治理中的角色。法塔赫希望恢复加沙管辖权,却失去了号召力。最终可能是以色列事实托管。

2. 以色列停火的主因是民调压力与选举。内塔尼亚胡持续战争已成政治负资产,因此试图达成“迎回人质+削弱哈马斯+扩大西岸定居点”战果,为2026年大选铺路。这种策略表明战争早已沦为其政治生存工具。

3. 加沙治理之争是大国和地区势力的战略博弈。美国夺回中东战略主动权,试图重塑中东秩序,成为最大操盘手。卡塔尔、埃及、土耳其也在争夺影响力,不希望加沙被吞并,但也不推动巴勒斯坦统一政府。其他大国则在道义层面呼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

4. 截至10月9日,以军在加沙地带共造成67194人死亡,加沙面临系统性社会结构摧毁。停火协议生效后,拉法口岸将在72小时内开放,联合国将向加沙地区开展废墟清理、粮食供应、医疗重建等工作,但目前人道呼吁资金仅到位28%。以色列仍控制加沙53%领土及外围防线。

作者丨唐驳虎

在特朗普政府强力斡旋下,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埃及达成所谓“第一阶段停火协议”,标志着持续两年的加沙战争进入转折点。

战争起于2023年10月7日,当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打死约1200名以色列人,并掳走251名人质。以色列誓言“彻底消灭哈马斯、解救人质”,随即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是,这次停火并非冲突终点,而是新一轮各方政治、军事与人道博弈的起点。

停火背后的“第一阶段”:一场未完成的和平

根据协议,哈马斯释放最后一批人质,以色列则从部分占领区撤军,并交换数千名在押人员。特朗普高调宣布:“这是迈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然而,这份协议并未触及最核心的问题——加沙未来由谁治理?

更关键的是,协议中对哈马斯武装力量的处置仅以“冻结武器、封存军备”的模糊表述带过,既无解除武装的具体时间表,也无国际监督机制。

这意味着,哈马斯虽遭重创,但其组织架构与军事能力仍得以保留。而对于以色列而言,内塔尼亚胡政府明确表示:绝不允许哈马斯、法塔赫或任何巴勒斯坦实体接管加沙。

即便撤军,也要确保以色列对安全事务的绝对主导权。这一立场,使“战后治理”问题陷入死局。

以色列的底线:拒绝一切形式的巴勒斯坦自治

自2023年10月“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以色列以报复恐怖袭击为由,对加沙实施毁灭性打击。

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截至10月9日,冲突已造成超过6.7万人死亡,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儿童,近17万人受伤,加沙每10人中就有1人在以军空袭中死亡或受伤。

25家医院完全瘫痪,92%的住房被毁,九成人口被迫流离失所。几乎所有居民都在轰炸中不断迁徙,许多家庭被迫多次逃亡,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堪称当代最严重的人道灾难。

这次战争,以色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制造了空前的人道灾难,顶着巨大的国际社会舆论压力,才基本占领了加沙地带。

以色列不太可能轻而易举地完全退出,至少会要求保持对加沙地带的管理的主导权。内塔尼亚胡多次强调:“加沙绝不能成为下一个哈马斯温床。”

按照内塔尼亚胡10月4日的表态,即使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加沙也不能交给哈马斯管理,也不可能交给任何巴勒斯坦的机构管理,甚至连巴勒斯坦参与联合管理都不可能。

他提出的替代方案是建立一个“去政治化、技术性管理机构”,由亲以人士或国际托管团队运作,排除任何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法塔赫)的关联。

更有极端声音来自极右翼内阁成员,如国土安全部长本-格维尔,他在停火后立即前往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挑衅,试图激化宗教对立。

这表明,以色列内部存在一股强大势力,意图彻底清除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的政治存在,甚至推动大规模人口迁移——正如特朗普曾经的公开提议:“把加沙居民迁走,开发房地产。”

美国强势主导和谈议程,意在重塑中东战略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停火并非临时斡旋成果,而是特朗普政府系统性“中东新秩序”构想的首次落地。

协议虽仅公布第一阶段,但其背后是包含“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由技术官僚委员会过渡管理”“最终移交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等20项条款的完整方案。

尤为关键的是,美方不仅派特使维特科夫、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直接参与,更由特朗普本人高调宣布“战争结束”,彰显其以“交易艺术”重塑地区格局的野心。

据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报告,本轮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累计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已达217亿美元。为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美国还对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设施等实施军事打击花费约100-120亿美元。

这标志着美国正从“幕后调解”转向“前台主导”,试图在拜登政府中东战略疲软后,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并为“诺贝尔和平奖”、2026年中期选举乃至2028年的大选积累外交资本。

哈马斯“战略退却”换取生存,武装存续成最大悬念

哈马斯虽高调宣布“战争结束”,却在声明中刻意回避协议中“解除武装”和“退出治理”等核心条款,仅强调“占领军撤出”“人道援助进入”。

埃及谈判的哈马斯代表团

这一微妙措辞暴露其真实战略意图:在军事力量遭毁灭性打击——高层几近覆灭、组织体系瓦解的绝境下,以释放人质换取停火喘息,保住武装火种。

值得注意的是,哈马斯仍坚持“不交出武器”,并暗示将试图仍在未来加沙治理中保留角色,这与以色列要求其“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形成根本冲突。

需要指出的是,在已经公开的协议信息中,只字未提哈马斯需要解除武装,这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最关心的关键实质性要求,也是哈马斯最重要的战略利益。

对此,透露讯息的美国官员用了一种委婉的说法来掩饰特朗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重大妥协:

“哈马斯需要冻结自己的武器”——他们不需要销毁这些武器,也不需要上缴这些武器,而是自愿将武器保存封库。

哈马斯深知,只要保留武装能力,就仍具谈判筹码;一旦缴械,将彻底沦为历史注脚。目前第一阶段协议未明确哈马斯解除武装的监督机制与时间表,为后续冲突埋下巨大伏笔。

因此,72小时人质释放后,哈马斯是否会实质性交枪,将成为检验停火真实性的试金石。

同样,协议中也并无任何对以色列的强力约束条款。因此以军在接回全部人质后,双方均极有可能撕毁停火协议,继续开战。

巴勒斯坦的困境:法塔赫想回归,但无兵无信

在加沙被哈马斯控制近二十年后,巴勒斯坦主流派别法塔赫,一直渴望恢复对加沙的管辖权。这次停火谈判期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也多次呼吁由“民族团结政府”接管战后重建。沙特、约旦、巴基斯坦等阿拉伯国家亦表态支持。

然而,现实极为残酷:法塔赫长期统治约旦河西岸,腐败严重、民意低迷,早已失去号召力。其安全部队依赖以色列许可才能行动,根本无法独立承担治安与重建任务。

更讽刺的是,就连特朗普的“20点和平计划”也提出,把加沙交由“技术官僚团队”管理。一旦该团队由亲哈马斯人士组成,便可能在未来选举中重新掌权。以色列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间接回归”。

近60年前的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抢占了约旦河西岸地区,虽然至今包括美国在内,都不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占领的合法性;但实际上西岸已经完全被以色列所控制,并且一直在谋求将占领合法化。

对于以色列来说,停是手段,打是目的,彻底吞并巴勒斯坦,或者让其成为俯首称臣的附庸国,是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不实现,以色列不会罢休。

人质交换暗藏政治博弈,巴尔古提成“红线人物”

协议规定,哈马斯以48名人质(含遗体)换取约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表面是人道交换,实则暗藏深刻政治算计。

以色列明确排除释放马尔万 · 巴尔古提 —— 这位法塔赫重量级领袖被视为阿巴斯接班人,若获释,将极大整合巴勒斯坦世俗派力量。

巴尔古提(上图左)是法塔赫运动的领导成员,他根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第一任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的命令,成立了法塔赫武装派别——阿克萨烈士旅。

自1987年以来,他作为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发动的两次大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而闻名。

他于2002年被捕,被指控策划枪击伏击和自杀式爆炸,并于2004年被以色列判处五个无期徒刑。

如今,巴尔古提被视为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生于1935年11月15日,即将年满90周岁)的可能继任者,是目前巴勒斯坦民调中最受欢迎的总统人选。

哈马斯还要求释放被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与以色列先后关押了数十年的巴勒斯坦红色领袖、“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的武斗派领导人艾哈迈德·萨达特(前图右)。

他和巴尔古提都不是哈马斯成员,但在巴勒斯坦德高望重。

会谈现场照片显示,哈马斯领导人、谈判代表团团长哈利勒·海亚,与“杰哈德”副领导人穆罕默德·欣迪、“人阵”副领导人贾米勒·马兹赫尔,齐聚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就详细标明以色列从加沙分阶段撤军的地图展开磋商。

此举显示,哈马斯所称“与巴勒斯坦各抵抗派别” 进行磋商,并非虚言。同样,以色列不仅关注人质安全,更警惕巴勒斯坦政治力量整合。

这场交换,本质是囚犯身份的政治筛选:释放普通囚犯可换取人质,但释放潜在领导人则触及以色列安全红线。

人质与囚犯,不只是地缘棋盘上的棋子,真正的博弈在于谁能在战后秩序中掌握话语权。

内塔尼亚胡“停火求生”,为选举布局争取时间窗口

内塔尼亚胡长期以“不灭哈马斯不罢休”维系执政联盟,如今却接受停火,主因是民调压力与选举考量。无论如何,以色列到2026年10月之前,也要举行一次选举。

超半数以色列民众认为,内塔尼亚胡应对“10·7事件”负责,持续战争已成政治负资产。借特朗普背书达成“迎回人质+削弱哈马斯+扩大西岸定居点”三重战果,可重塑“战时领袖”形象,为2026年大选铺路。

值得注意的是,其极右翼盟友(如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虽批评协议,却未威胁推翻政府,说明内塔尼亚胡已精准计算联盟底线。这种“见好就收”的策略,显示战争在此已非纯粹安全行为,而是国内政治生存工具。

停火不是终点,而是为下一轮政治博弈积蓄能量。内塔尼亚胡深知,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终将压倒对复仇的执念,及时“摘桃子”才能避免被战争反噬。

外部势力博弈:美国主导,多方角力

当前加沙治理之争,本质上是大国和地区势力的战略博弈。美国仍是最大操盘手。特朗普推动停火的背后,既有争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算计,也有重塑中东秩序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的20点计划,主张“去军事化+国际监督+经济重建”,试图打造一个由美欧主导的“加沙特区”。

埃及谈判斡旋方:卡塔尔首相兼外相、土耳其情报部长、埃及情报部长

为此,美国已投入超217亿美元军援以色列,并额外支出近百亿用于打击胡塞武装和威慑伊朗,足见决心之深。

与此同时,卡塔尔、埃及、土耳其作为调解方,也在争夺影响力。卡塔尔长期资助哈马斯,埃及掌控拉法口岸,土耳其则借宗教话语权扩大地区存在。三国均希望避免以色列完全吞并加沙,但也无力强推巴勒斯坦统一政府。

埃及谈判的以色列代表团

至于其他域外大国,则呼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主张“巴人治巴”,反对单边安排。但在目前格局下,这种声音更多停留在道义层面。

加沙人道灾难触目惊心,停火或难阻“结构性毁灭”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截至10月9日以军在加沙地带共造成67194人死亡,其中包括31775名成年男性、10427名妇女、20179名男女儿童,4813名老年人。

加沙 25 家医院完全停止运转, 103 所初级卫生中心无法运转。医院床位占用率达 225% , 1701 名医护人员遇难。

数据显示,加沙90%人口流离失所,11%死伤,80%建筑被毁,加沙几乎被夷为平地——这已非传统战争创伤,而是系统性社会结构摧毁。

联合国卫星中心通过影像分析估算,加沙共有10万余栋建筑被摧毁,瓦砾量相当于埃及吉萨大金字塔体积的12倍。

虽然各种数字都无法完全反映战争的惨烈,但足以揭示巴勒斯坦人所承受的巨大苦难。

根据加沙停火协议规定,拉法口岸将在停火生效后72小时内开放。埃及-欧洲联合机制将暂时负责管理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

此外,重型设备将被运往加沙地带,协助清理废墟并营救被扣押人员。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 9 日表示, 联合国系统已全面启动行动,准备在未来 60 天内向加沙地区大规模运送救援物资。

联合国计划在停火后的首个阶段,每天增加数百辆卡车进入加沙,向整个加沙超过210万人提供粮食援助,并为50万人提供营养支持。

联合国还将修复医疗体系,恢复供水、污水与发电系统,向流离失所者发放帐篷、防水布等过冬物资,并为70万名儿童设立临时学习点。

他强调,救援工作必须在安全保障和资金支持下展开,即便停火生效,废墟清理、粮食供应、医疗重建所需资源远超当前国际承诺,目前联合国针对巴勒斯坦的人道呼吁资金仅到位28%。

更严峻的是,以色列仍控制加沙53%领土及外围防线,若后续限制物资准入或以“安全理由”重启军事行动,所谓“永久和平”恐沦为泡影。

未来的三种可能:谁将主宰这片废墟?

面对权力真空,重建所需的治理能力、技术体系与国际信任。加沙战后治理可能依然是以色列事实托管:

以军名义撤出,但仍通过无人机监控、定点清除、边境封锁等方式维持控制,辅以少数本地合作者组建行政班子。这个模式最符合内塔尼亚胡利益,但将导致长期抵抗运动再生。

更理想的模式是国际临时管理:由联合国或阿拉伯联盟牵头成立过渡政府,引入外国警察维稳,启动重建项目。但这需要各方妥协,且面临安全真空风险,历史上屡试屡败。

更严峻的是,美国提议的“国际部队”不含美军,阿拉伯国家亦无意愿派兵维和,安全真空极可能被地方武装或犯罪集团填补。

还有一种可能是哈马斯曲线回归——借“非军事化”外壳保存实力,通过社会服务与民意基础逐步重返政治舞台,类似黎巴嫩真主党模式。若国际援助流入而无有效监管,此路径可能性不容忽视。但是,以色列对此事是绝不容忍的。

加沙的未来,不取决于停火协议文本,而取决于谁能真正构建可持续的治理能力。

结语:没有治理的停火,只是下一场战争的间奏

加沙的悲剧不仅在于战争本身,更在于战后无人真正关心“如何重建生活”。如今,67000多人已丧生,医院变坟场,学校成废墟。

而当世界聚焦于人质交换与政治交易时,却迟迟无法回答最基本的问题:谁能给这片土地带来真正的和平?

如果答案仍然是“不让巴勒斯坦人管,只能由占领者说了算”,那么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当镜头移开,废墟中的加沙能否避免沦为“被遗忘的坟场”,将决定这场“和平”是曙光,还是另一场灾难的序章。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026宁波大学化学考研资料【...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684有机化学+881物理化学 A 真题试卷答案部分:...
包头市召开2025年成人高考暨... 10月10日,包头市召开2025年成人高考暨下半年自学考试考务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两项国家教育考试...
四川新龙5.4级地震:震区部分... 中新网成都10月10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0日从四川省甘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新龙县境...
图书馆里品书香 假期阅读氛围浓 许多读者选择在国庆中秋假期走进国家图书馆,阅读学习、充实自己。 本报记者 金瑶摄 本报讯(记者 金瑶...
不得不说,央妈手里的牌个个都是... 文|编辑:卡皮巴拉《生万物》大爆,《灼灼韶华》紧随其后,《沉默的荣耀》拿到接力棒,再掀收视率狂潮,猛...
韩国竖屏短剧被指尺度过大?6名...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条帖子,内容大致为“刷到小xx这部短剧尺度好像很大啊,感觉就是(暧昧戏)...
吕德明当选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吕德明 资料图 据江苏省委组织部官网消息,10月10日,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吕德...
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组数据感... 国庆中秋假期“成绩单”出炉快来看看你为这些“大项目”贡献了多少监制丨郑弘制片人丨张奇斌策划丨郑立恒编...
谍战剧《沉默的荣耀》越看越好看... 最新的剧情中,吴石香港一行,总算是把情报给送了出去,整个过程可谓是刀尖跳舞,看得电视机前的观众心惊胆...
连刷全集,网飞又出一部大尺度华... Netflix出品,舒淇、李心洁和贾静雯主演的《回魂计》,全集上线了。剧如其名,这是一部真·回魂+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