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终于开始停战,以色列国防军开始撤军,为何说巴以冲突的根源没有解决?王毅用三句话表明中方立场,普京也表态随时准备介入。
2023年10月开始爆发的加沙之战,到今天似乎终于要被画上句号。本月9号哈马斯武装发布声明,指出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各路抵抗武装已达成一致共识,将结束加沙冲突,确保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交换被扣押的人员。10号凌晨,以色列政府正式批准停火协议,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以色列已迎来“一个重要的日子”,以色列国防军同一天也表示,他们已按照协议调整部署,做好了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的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打了两年多的巴以冲突终于要落下帷幕,和平将重新回归这块土地。但问题是,就算停火协议能够顺利地执行下去,这究竟是真正的长期和平,还是巴以种族之间的短暂停火呢?现在看来,答案无疑更接近后者。分析本轮巴以冲突的结局,以色列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坚持下,以军算是彻底打断了哈马斯武装的脊梁骨,消灭了哈马斯绝大部分的部队。不仅如此,哈马斯被迫放弃在加沙地带的治理权,把加沙的控制权转交给其他巴勒斯坦机构,以色列的夙愿——从加沙地带清除哈马斯,到此为止基本上实现了。
然而,在取得这些“成就”之后,以色列仍然拒绝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就给将来的冲突埋下了种子。哈马斯武装只不过是巴勒斯坦抵抗武装中的一股,其生命力来源于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欺压的反抗,只要以色列的压制没有结束,巴勒斯坦人的抵抗就不会结束。如果以色列未来继续拒绝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那么就算哈马斯武装最终消失,也会出现其他反抗以色列的武装,战火迟早重新点燃。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在加沙地带出现短暂和平机遇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了三句重要的话。
王毅外长10号表示,中方欢迎一切恢复和平、挽救生命的努力,并做出3点呼吁。第一,应当努力实现全面持久停火,有效缓解人道危机,恢复地区稳定。这一条相当于督促各方立即坚决执行停火协议,现在看来问题不大。第二,呼吁履行“巴人治巴”的共识,未来任何关于加沙的安排,都要尊重巴勒斯坦人自己的意愿。第三,则是要坚持“两国方案”不动摇,强调只有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才能消除历史不公和暴力根源,达成长久和平。
很明显,中方的核心立场也是要推动巴人治巴,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从根本上消除巴以冲突的根源,实现地区的长久和平。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袒护之下的以色列愿不愿意让出自己占领的土地,允许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国际社会都在关注这以色列的一举一动。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俄方支持一切旨在停止流血冲突、为中东地区带来和平的努力,而实现中东局势长久稳定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虽然俄罗斯短期内因俄乌冲突的牵制,很难强力介入中东局势,但克里姆林宫已表现出为局势做出努力的意愿。以色列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巴勒斯坦人独立建国的诉求,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但愿以色列自己能早日想清楚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