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见习记者 安圣琦
“小雨点永远是您的好朋友”——这句话被贴在“小雨点饮品坊”(下称小雨点)入口左边的收银台上。收银台面上,画着一对老人卡通头像的菜单上写着:猪扒饭小份10元,大份15元。店内还售卖奶茶、三明治等等。
小雨点永远是您的好朋友(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家小店位于云南昆明,于2006年开业,经营者是台湾老人书胜利和妻子张聪敏。2023年,张聪敏离世,留下书胜利一人,小雨点的经营也遇到困难。与他相识的朋友过来帮忙,有人将小雨点的故事发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拯救小雨点”的爱心接力。
书胜利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5日,小雨点曾经的合伙人,帮忙照顾老人两年的陈姐发布消息称,86岁的书胜利因不慎滑倒,抢救无效离世。书胜利离世的日子恰是中秋前一天,有网友说,他大概去和离世的妻子团聚了。不少人发帖记录下自己与小雨点的故事,打动食客的,并非精致的菜肴,而是小店里如家一般的温暖。
台湾来的小雨点
小雨点是两室一厅改造而来,走进店门,能看到店内三面墙各挂一排杂志,杂志的首页已经卷起来,书页都已经泛黄,正对面挂着一幅书法“人间有味小雨点”,左侧的墙上用图钉钉着不少明信片,这是到此的游客给书胜利和妻子画的画像,以及给他和小店的祝福。
小雨点店内明信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多位曾来过小雨点的客人口中,可以拼凑出书胜利的前半生。书胜利祖籍湖南,4岁随父母到台湾生活,后来与祖籍江苏、生于台北的张聪敏结婚。四十多岁时,儿子突发白血病,为了给儿子治病基本花光了家中积蓄,最终仍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2001年,已退休的夫妇俩在朋友推荐下前往吉林生活,后因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最终定居于此。2006年,由两人共同经营的小雨点正式开业。
据中新社报道,“开饮品店是奶奶(张聪敏)的主意,她曾在台湾的图书馆工作,头脑聪明。”书胜利曾笑着回忆,张聪敏将台湾民众喜爱的猪扒饭、三明治、奶茶等作为招牌菜,并在店内放许多杂志、书籍供客人阅读。
书胜利和张聪敏的卡通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雨点”的店名也是张聪敏的主意,“她说‘小雨点’既能滋润大地,又不至于让人狼狈,所以选了这个名字。”书胜利曾说,而店门口那句标语也是张聪敏的想法:“自从回到大陆,同胞对待我们不分你我,非常温暖。”
2023年11月,75岁的张聪敏因病去世,留下书胜利一人,小雨点的经营陷入困难。与书胜利相识的朋友主动赶来帮忙,有人把小店的情况发到社交媒体,有人组建志愿者群轮流到店协助,还免费设计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记忆中的小雨点
10月5日,书胜利离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怀念他以及小雨点,将他们和小店的故事记录下来。小雨点附近有一所春苑小学,许多在此就读的孩子会在放学后光顾小店,有人说这里是“每个春苑孩子的回忆”。
今年20多岁的小丽就是“春苑孩子”之一。她是在小雨点的陪伴下长大的。她读小学时,每天放学都会来这里吃饭,“至少来了15年。”
店里的食物或许称不上惊艳,小店家一样的氛围才是众人念念不忘的缘由。小丽说,“只是简单的餐食、童年味道的奶茶和松饼,这里却让我感到很温暖。”
店内陈设(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丽记得,经营小雨点的夫妻二人性格和蔼。那时店里大多是小学生,二人会让孩子们在店里写作业,仿佛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直到上初中,小丽还常来小雨点吃饭。那时书胜利的听力已经不太好,常听不清客人的话。每次有人来,他都会细心拉好椅子请客人坐下,再让妻子来下单;每次小丽吃饭,书胜利都会问“够不够吃”,看到骑车来的学生,还会送他们出门,叮嘱“慢一点”。
小店门口(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管我来多少次,他每次都会送我,叮嘱我注意安全。”后来小丽长大,去国外读书,每次回家乡还是会去小雨点。她说,每次踏入小店,都觉得自己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就像回爷爷奶奶家吃饭一样,从不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如今书胜利离世,小丽恍然觉得,那个陪伴自己整个童年的地方,就这样落幕了。
四代人接住的小雨点
2023年,书胜利妻子去世后,老人一人生活。书胜利妻子的朋友辗转介绍了陈姐的母亲,帮忙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陈姐母亲腿脚不好,就交给了自己的女儿陈姐。之后,陈姐带着儿子和外婆一同前来帮忙,把小雨点这家小店撑了下去。
2024年,陈姐创立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记录下和书胜利相处的点点滴滴。与书胜利有关的每一条,她都会称呼他为“爷爷”。
书胜利(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客眼里的书胜利“热情”“健谈”,但陈姐的账号记录了一位“孤独的爷爷”。今年3月,陈姐发现,或许是快到清明节了,吃饭时爷爷说想去看看奶奶。一日早上,陈姐看到他在门口晒太阳,望着店里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猜测,书胜利想起了和妻子一起在店内忙碌的时光。
白天店内有不少人陪伴书胜利,而到了晚上,陈姐和儿子收拾妥当、准备回家洗漱时,书胜利总说,盼着儿子第二天能早点来陪他,也盼着陈姐早上能早点来。陈姐不止一次跟书胜利解释,自己早上需要先去采购食材随后到店。书胜利却说早上一醒来就看不见陈姐,心里就不踏实。
从那以后,陈姐每天都会在书胜利起床前到店,提前在店内备餐、整理,“从不会让爷爷一个人留在店里”。有时陈姐还会让儿子留下,陪着书胜利休息。
2024年9月底,小雨点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陈姐89岁的外婆也在店里帮忙,负责洗碗洗盘子;书胜利则在店里帮忙端汤,“几人配合默契”,陈姐说。
直到今年9月,书胜利的监护人为他换了三个人经营店铺,陈姐一家人才离开了昆明到北京务工。10月5日,得知书胜利死讯的陈姐在账号上写道“愿爷爷和奶奶两人从此无病痛,在那里继续经营小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