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以网为媒创新‘开学第一课’”获评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突出案例
创始人
2025-10-15 18:05:25
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周萱 金鑫)10月11日,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案例表扬名单。其中,咸宁市“以网为媒创新‘开学第一课’”案例入选。

自2023年开始,咸宁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网络赋能,融汇社会合力创新开展“开学第一课”,探索出一条“以网为媒、云端联动、多元共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路径。

搭一座“云”桥

2023年9月1日,咸宁全市54万名学子同上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视频、图文直播的形式全程呈现,累计覆盖833724人次,学习强国首页推介。

鄂南高中师生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

2024年春季开学,咸宁市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第一课”开展线下专题讲座、线上专家授课,一堂堂云课堂覆盖近40万中小学生。

2025年秋季开学,咸宁市除了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呈现开学第一课,还邀请中国好人范晓霞、王值军等模范典型通过网络平台,为广大学子送上暖心寄语。

近年来,咸宁市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快、受众多的优势,统筹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资源,搭建起一座连通城乡、融合资源的“云桥”,让“开学第一课”成为一堂堂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云”上课堂。

三年来,咸宁模式的“开学第一课”已成为网络文明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直播覆盖54万名学生、浏览量246万人次。

“仪式感拉满,教育意义深远!”一位学生家长在直播评论区留言道。通过云端聚势,不仅将开学的仪式感传递到千家万户,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随着网络悄无声息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

育一座“花”园

9月1日,国家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熊永红团队走进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为该校师生带来大型科普秀。当天,全市崇尚科学第一课的主场活动在该校展开,8大活动分区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科技世界。

近年来,咸宁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持续创新“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与形式,精心培育着这座立德树人的“百花园”。

咸宁市实验小学师生齐诵《少年中国说》

思想道德深植人心。咸宁市集中策划推出咸宁“开学第一课”正能量系列短视频作品,各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带头开讲思政第一课。在咸宁市实验小学,全校师生齐诵《少年中国说》,慷慨激昂的诵读声在校园回荡。

在市第二实验小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制作了一面由全校学生名字组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字样的红墙,激励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每年开学第一课,传统仪式成为许多学校的亮丽风景。咸宁市第十八小学、嘉鱼县实验小学的新生们在击鼓鸣志、朱砂启智中开启求学之路;华师赤壁学校、通山县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行古礼、正衣冠,在庄重的“入泮礼”“开笔礼”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心理关怀温暖成长。在咸宁市浮山学校开学第一课心理游园会上,“不倒森林”“微笑打卡”等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释放压力;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最美,新学期”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这些暖心举措,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科技梦想点燃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走进咸宁市第一高级中学,为近1300名中小学师生开讲科技开学第一课;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将课堂搬进中试谷,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开学第一课”上感受科技魅力

榜样力量引领方向。近年来,各校广泛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等走进校园宣讲。退休民警余发海坚持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义举,深深打动着赤壁市第五初级中学的学子们;“新时代好少年”王洋阳、高婧月等身边标杆,激励着同龄人奋发向上。

多元教育滋养素养。咸宁市将网络安全、护苗行动、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入开学第一课。在咸宁市第六小学迎新典礼上,民警为新生家长普及法治知识;通城县多所学校邀请法治副校长为学生讲课;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我是小小建设者”活动,让孩子们在劳动体验中理解“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含义。

这座精心培育的“百花园”,让咸宁的“开学第一课”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全面成长的沃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织一张“心”网

咸宁“开学第一课”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多彩,更在于其背后精心编织的一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心”网。

机制联动。咸宁市建立了由市文明办统筹协调,教育、团委、妇联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每年围绕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六大主题统一策划部署,确保“开学第一课”主题鲜明、落实有力。

新生入学

载体融合。咸宁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育人载体的创新融合。线上,“云课堂”突破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市学生;线下,各校创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2024年春季,咸宁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8030位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再通过他们将科学的育人理念传递给近40万名家长,有效提升了家校沟通和育人能力。

资源融通。咸宁推动优质资源进入校园。发挥教育、公安、卫生和心理学行业人才优势,建立市、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家库,入库专家134人,为师生提供专业指导。

咸宁市科协搭建起科学家与青少年对话的桥梁,让院士、教授成为开学第一课上的“明星”。司法系统选派骨干担任“法治副校长”,将生动的法治教育送进校园……

这张网络将社会的“水龙头”拧开,让专业的养分源源不断地流入校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局面。

经过三年的持续探索与完善,咸宁“开学第一课”的创新实践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过网络赋能、机制联动、资源融通,成功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为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国考新政解读:38岁报考公务员... 今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国考年龄放宽到38岁,博士更是能浪到43岁!不少老铁激动地拍大腿——咱这...
【一校一宣、多岗直招】之北京一...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教师招募 ——TEACHER RECRUITMENT —— 岗位需求 在编、外聘...
回应时代之问 培养卓越人才 中国教育报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刘晓艳 今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首批16个微专业开放选课,报名人数达1...
匹克要求有降薪异议员工写检讨,... 近日,有网友发布一份落款为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告知函要求员工对不服从薪酬调整一事进...
38岁,重获“赶考”资格,意味...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任征斌 图源:央视新闻 38周岁以下均可报考,应届硕博放宽至43周岁以下,20...
抵制网络“烂梗”守护汉语纯洁 近日,重庆市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社交平台发布“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这位老师发现...
4亿老人如何养? 老龄化昭示着新的商业需求与时代机遇。未来的退休金足够养老吗?养老的钱还能从哪里来?社会上哪些养老方式...
佩斯科夫:普京与特朗普近期能否... △佩斯科夫(资料图)10月1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例行简报会上表示,俄总统普京对乌克兰问...
专访西工大教授:鸿蒙成必修课,... IT之家关注到,最近,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特色著称的国防七子之一 ——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