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洋、通讯员李晓旭)10月20日上午,位于汉阳琴台大道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老校门附近,在建的武汉地铁12号线汉钢站盾构始发井内,一台直径为6.8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刀盘转动,向汉口方向掘进,标志着这条国内最长地铁环线开始穿越汉江。
▲盾构顺利始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始发盾构机内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始发井下到约30米深的作业面看到,隧道洞门地连墙已经破除,在工作人员操作下,盾构机小心翼翼昂首掘进。
此次始发的是武汉地铁12号线汉钢站至汉西路南站越江区间左线盾构,预计明年3月抵达对岸接收井;该越江区间右线盾构紧随其后,预计本月底始发。
▲操作手杨宁亚守在操作室内,密切关注掘进参数,根据指令及时调整盾构姿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始发盾构机前端,工作人员查看隧道洞门地连墙破除情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施工方中铁一局城轨公司介绍,该盾构区间长1300余米,其中下穿汉江段约330米,是12号线“咽喉”区段,施工难度极大——盾构机需从地下30米深处穿越粉质黏土层,并依次下穿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多栋建筑、堤防、汉江以及已投入运营的轻轨1号线等,面临江底掘进、桩基处理等多重高风险工况。
“盾构掘进最大埋深41.2米,位于汉阳侧汉江堤防正下方。下穿汉江可能遇到泥岩层,容易糊住刀盘,加快刀具磨损。”施工方土建工程师祝亚君说。
▲地面正在进行加固作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记者注意到,在盾构机即将掘进下穿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老校门附近,机器轰鸣,打桩机等大型设备正在抓紧作业。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处地层为淤泥,承载力较弱,为确保掘进安全,通过高压旋喷等方式进行加固。
据悉,地铁项目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每日通报、每周分析的进度管控机制,关键岗位实行双配置,确保24小时连续作业;创新采用“三轴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复合加固工艺,构建多重密封体系,并根据地质条件动态调整掘进参数;按1.5倍标准储备物资,协调设备厂家驻场服务,同时严格落实现场标准化管理。
随着汉钢站至汉西路南站越江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武汉地铁12号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将为后续隧道贯通、轨道铺设、机电安装等重要节点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地铁12号线走向示意图。
武汉地铁12号线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为国内最长地铁环线,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越汉江。建成通车后,将串联硚口、江汉、江岸、青山、洪山、武昌、汉阳7个中心城区,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客流压力,显著提升三镇市民出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