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赵莎莎)10月18日,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湖北省赛暨数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天门职业学院开幕。这项已连续举办十八载的全国性大型公益品牌赛事,此次落户天门,连创“三个首次”:首次由市州承办、首次在非省会城市高校举办、首次突破千人规模。
全国3D/VR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秘书长、全国3D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晓青表示,无论是数字化设计、仿真、制造,还是数字孪生、机器人、智能制造,乃至无人机、智能汽车、无人艇,其发展都离不开“AI+3D”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加持。
大赛现场,紧张激烈的角逐与前沿科技的实践应用交相辉映。在增减材复合制造及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专项赛考场,8支参赛队伍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操作。每组3名队员协同配合,他们需先使用LCD光固化3D打印机将设计的部件打印成型,随后移交给桌面式5轴加工中心进行精密加工,最终将光敏树脂材料变成符合要求的精密构件。
“此赛项要求参赛队伍在两小时内完成3D桨叶的设计,重点考察其创新设计理念与综合实操能力。”该专项赛组委会负责人滕兴胜介绍,湖北有42支来自各高校的队伍参赛。比赛的评判标准也别出心裁——将最终成品置于一台单翼飞行平台进行升力测试,升力数值高者胜出。这一设计紧密对接了当前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领域,极具现实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