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颖 冯丹 张海云)10月22日,在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获悉,该局将12345热线打造成民生服务的“高速通道”,实现1785件工单全响应,用速度和温度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该局将12345热线作为“党建+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精准靶向施策、优化工作机制三大举措,推动热线办理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该局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等形式筑牢“群众诉求无小事”的理念,并将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纳入党建考核,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
全天候响应,构建“110式”服务机制
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创新推行“110式”服务模式,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响应,实现“5分钟接单、30分钟响应”的快速处置。通过智慧调度平台,建立“首接负责、分级处置、部门联动”的闭环机制,确保工单响应率、回复率均达100%。
为提升治理靶向性,该局建立“日统计、周汇总、月分析”全周期统计体系,精准锁定问题高发区域与类型,推动从“个案处置”向“类案化解”转变。
柔性执法:设置10处瓜果疏导点、23个夜间临时经营区域,平衡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
专项治理:针对夜间噪音、油烟问题开展专项行动,显著降低投诉量。
科技赋能:推广“随手拍”小程序,布设77台智能垃圾回收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难题攻坚:积极联合多部门开展欠薪排查与执法行动,为1546名劳动者追回报酬1655万元。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在高效回应诉求的同时,该局强化主动治理。通过动态数据分析预判风险,提前介入处置,推动热线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升级。组建“白天常态化巡查+夜间重点地段值守”快速响应队伍,从源头上加强管控,保障群众生活环境与权益,实现“办理一个工单、完善一项机制、规范一个行业”的治理升级。
随着“党建+热线”模式深入推进,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的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数据的背后是民心的温暖:1546名劳动者拿回了自己的辛苦钱,23个夜间临时经营区域让城市烟火气与文明同行,77台智能垃圾回收箱改变着小区环境。这些实践通过1235热线服务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形成有效的民生服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