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世界传统医药日来临之际,保康县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城关镇卫生院,开展“学习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魅力”课外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亲手操作、亲身体验,零距离触摸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医药的种子在幼小心田悄然扎根。
“这是当归,炖肉汤时放一点能补气血;这是黄芪,家里长辈气虚乏力可以用它泡水喝……”在城关镇卫生院中药房,医护人员化身“中医药导师”,用贴近生活的童趣语言打开知识大门。面对药柜上标注着药材名称的药斗,学生们好奇地围拢过来,在医护人员的讲解下,通过触摸药材纹理、闻嗅天然药香,直观感知“当归”“黄芪”“枸杞”等常见药材的外形与功效,原本抽象的药材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我们让孩子们亲手触摸药材、辨认功效,比课堂上单纯讲解更直观。通过展示针灸、拔罐等传统疗法,他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保康县城关镇卫生院中医理疗科主任黄露表示。
医护人员不仅讲解理论,更手把手教孩子们使用戥秤。孩子们踮着脚尖、睁大眼睛,小心翼翼对照药方将药材放入秤盘,看着秤星精准对齐刻度,再把药材细心装入药袋,在一拿一称间,亲身感受中医药配药的严谨与精准。
“这次中医药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我认识了像红宝石一样的枸杞,能泡茶喝的决明子,原来这些平常看到的植物都是治病的宝贝。中医世界真奇妙,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奥妙。”保康县实验小学学生柳祥坤深有感触地说。
“我今天认识了十多种中药材,还学会了用戥秤称药材,特别有意思。”保康县实验小学学生周芮希攥着记满药材功效的小本子,语气里满是骄傲,“回家我要给爷爷奶奶当‘小老师’,告诉他们陈皮能化痰、山楂能助消化,让他们也学学中医药养生。”
今年10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传统医药日,主题是“振兴中医中药,为民谋福谋康”。医师还为学生演示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邀请学生体验穴位按摩、艾灸等传统疗法。银针轻颤间、袅袅艾香中,古老的中医智慧在孩子们惊喜的目光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们不想让中医药文化只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希望通过实践让孩子真正‘爱上’它。”保康县实验小学教师曾雲表示,“后续我们会在班级组建中医药兴趣小组,让传统文化像小树苗一样,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越长越壮。”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出品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媒体记者:杨韬 龚俊
通讯员:张海燕 曾雲
编校:相琴
责编:赵硕 都正红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