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十四五”时期,我国GDP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几个台阶,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这其中,既有源源不断的增量优质产出,又累积了丰厚的存量优质资产。
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未来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的回答中,蕴含着不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在产业方面,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传统产业是当前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80%左右。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建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举措,这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培育和壮大。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8%。
《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要提升经济的“含金量”,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还专门提到了“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建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定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等举措,这将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要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郑栅洁指出,现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但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任务还很重,必须把“钱”特别是政府资金更好地用在发展紧要处,花在群众生活上。
《建议》提出,要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等举措,将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不断增进投资的综合效益。
郑栅洁举例说,“十五五”时期预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也相当于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的总和。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5.5%。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以我国这样大的体量和增量,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7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郑栅洁用“风雨兼程见彩虹”总结了“十四五”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有强劲新引擎拉动,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