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通讯员 吴萍
眼下正值柚类水果集中上市季,沙田柚、青柚、红蜜柚等酸甜多汁的果实,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但鲜为人知的是,部分“柚味”水果若与特定药物同时食用,可能让药效“失控”,甚至引发头晕、肝损伤、休克等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哪些柚类水果暗藏风险?服药期间该如何安全吃水果?10月27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武汉本地专家。
“风险较高的主要是西柚(又称葡萄柚),另外部分柑橘类水果也可能有类似风险。”武汉市东湖医院临床药师汪勒表示,它们都含有一种叫呋喃香豆素的成分,会抑制肠道和肝脏中负责药物代谢的关键酶——CYP3A4酶的活性。这种酶能帮助身体排出药物,被抑制后,药物无法正常代谢,会在体内大量蓄积,就如同一次性服用了过量药物,导致药效过强或引发不良反应。
汪勒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受影响药物包括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降脂药(如他汀类)、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她表示,当西柚与他汀类降脂药同时服用时,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肌肉疼痛、肝损伤甚至横纹肌溶解;与降压药同服时,可能导致血压过度降低,出现头晕、休克等严重后果;与催眠药同服,西柚会增强其镇静效果,可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呼吸抑制等症状;与免疫抑制剂同服时,药物浓度会异常升高,可能引发肾损伤、神经毒性等,不仅影响免疫抑制效果,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器官排斥反应,危及生命。
那么,除了西柚,其他带“柚”字的水果,如沙田柚、红蜜柚等,在服药时是否也需要严格避开呢?汪勒表示:“相较于西柚,沙田柚、红蜜柚等水果中呋喃香豆素的含量较低,但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对于正在服用敏感药物的人群来说,即使是这些柚类水果,也建议尽量避免同时食用;如果实在想吃,必须先咨询医生或药师,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食用以及食用量。如果不小心食用了西柚,至少需要等待6小时再服药,让肠道酶系统有时间逐渐恢复活性,但即便如此,连续食用西柚仍可能影响药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柚药同服”的风险,以及服药期间还有哪些饮食禁忌呢?汪勒提醒,首先,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饮食禁忌”等内容;其次,主动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所服药物是否与柚类水果存在相互作用;此外,服药期间除了注意柚类水果,还需注意其他饮食禁忌,如服铁剂忌浓茶、服抗生素忌酒精等,确保用药安全。此外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柚药同服”等不良饮食习惯,确保用药安全。如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