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情局特工被困红军城?传乌克兰出动“黑鹰”为此2度突击
创始人
2025-11-11 12:08:15
0

在俄军全面包围乌克兰东部重镇米尔诺格勒与红军城之际,盛传美国中央情报局深度介入了乌克兰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两次代号“黑鹰”的突击任务据称是由中情局在幕后主导,目标是救出被困于红军城的美方人员。乌克兰情报机构所展开的突击任务最终虽然全军覆没收场,但泽连斯基的言论却透露了一个特殊信号。

乌克兰“黑鹰”机降红军城可能有秘密任务

11月初,红军城局势迅速恶化,俄方声称,他们已经彻底包围了米尔诺格勒,切断了乌军补给线,并控制红军城大部分城区。就在此时,乌克兰情报机构负责人基里洛·布达诺夫亲自指挥2次高风险的机降突击行动,他们使用美国提供的“黑鹰”直升机将乌军特种部队直接投入战区,根据军事专家们的普遍评估,乌军特种部队机降的区域应该在红军城西郊。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俄军无人机密集遍布红军城上空,乌军的这一行动其实从一开始就面临高风险。

乌军特种部队的第一次特种机降作战行动发生于10月28日深夜,当时“黑鹰”直升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降落红军城西北部的工业区空地,准备部署11名乌军特战队员,但任务启动仅数分钟后,俄军侦察无人机就发现了目标,随后便对刚降落到地面的乌军特种部队展开火力打击,事后按照俄方的说法,在无人机的攻击下,乌军损失惨重。

第一次的失败似乎并未阻止乌方继续展开冒险行动,10月30日晚,乌军再度派出2架“黑鹰”,搭载约20至24名士兵,试图从同一区域渗透,结果再次失败。综合来看,前后两次行动导致乌军精锐的特种部队损失惨重。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乌克兰情报机构明知红军城上空遍布无人机,为了还不惜冒险动用直升机在危险的前线机降士兵,甚至在第一次失败后,依旧进行第二次冒险,他们在红军城前线搞机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外界很奇怪,布达诺夫为何会冒险机降乌军特种部队

路透社刚开始报道此事时,从乌方获悉的消息是夺取一些关键定点,确保关键通道畅通,不过也有声音认为,这可能是一场非理性的作秀行动,就连俄罗斯媒体也感到不解:竟然还有这么打仗的!

但根据台湾“新头壳”新闻援引军事分析人士的话称:乌克兰情报机构这2次任务的目的并非普通的战术支援,而是救援被困的美方人员,据悉,红军城内可能有2名中情局高级准军事官员,将他们带出红军城就是这场特种军事行动的核心动机,不过这项消息至今也未获得任何官方证实。

而“军事事务”网站也给出相同的猜测:2022年亚速钢铁厂战役期间,乌军曾多次派出直升机前往降落马里乌波尔,据悉是撤出了一些重要人物,难道这次“黑鹰”机降红军城也是与此有关?

台媒表示:自2014年以来,美乌两国情报机构之间就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美方投入数千万美元资金训练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人员,并提供先进设备与情报支援。布达诺夫被视为中情局在乌克兰情报系统的关键合作对象,乌克兰情报机构所收到的许多重大任务均由中情局直接下达,而非通过北约指令体系,而此次“黑鹰”行动可能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11月4日,泽连斯基突然前往红军城前线的“第一亚速旅”指挥部授勋,并称赞其在前线作战的“特殊贡献”,但这支部队并未解围红军城,但有分析指出,此举可能暗示,这支部队可能配合了“黑鹰”行动,让被困美方人员已成功撤离。

红军城陷落在即,随时都会易手

由于没有官方的证实,目前这些说法都是猜测,但以美国人对乌克兰的渗透、影响看,相信这一说法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点亮学生心中的中文之光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6月,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25年...
泰国法院判了!历时超3年,跨境... 据报道,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11月10日宣布,泰国上诉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在90天内将因涉嫌经营线上赌场...
打破全球语言壁垒:Meta推出...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Meta 基础人工智能研究(FAIR)团队推出了“全语种自动语音识...
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医学院迎来办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11月8日,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医学院办学60周年“校友回归”暨创新...
南宁一中学毕业生实名写自传体恋...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11月11日,广西南宁一所中学,一名毕业学生撰写的自传体恋爱小说在网络上疯传,涉及...
苏州警方通报“表演骑警撞倒3名... 11月8日14时许,我局骑警在公开技能展示时,一队员因操作失误擦碰到前排观看的三名观众。事情发生后,...
26年湖北普通专升本旅游学概论... 在湖北普通专升本考试中,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热门选择之一,其考试内容和形式备受考生关注。了解专升本考试的...
下周就放,春秋假来了!重庆“有... 春秋假,真的来了!!! 为推进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前期...
徐州一户居民遇“天价水费”,楼... 新京报记者 张勇 制作 高晨曦 11月11日,徐州市民徐先生称其岳父母遭遇“天价水费”。 他称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