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荷兰政府贸然挑起“安世之乱”、开下恶劣先例,背后美国的黑手早已昭然若揭。当中方正以负责任姿态竭力降温止戈时,有些美国政客却仍唯恐天下不乱,下场拱火、蓄意搅局。
所谓“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资深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尔蒂(Raja Krishnamoorthi)就再度作妖。据香港《南华早报》11日报道,这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民主党众议员近日向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致函,要求其说明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达成包括允许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恢复出货决定的经贸协议时,是否与荷兰及欧盟盟友进行了协同。
据报道,这封日期为“11月10日”的信中,克里希纳莫尔蒂质问道,“该协议宣布前,是否征询了盟国政府的意见?”他声称,10月31日欧盟高级官员与安世(荷兰)管理层和中方贸易代表接触时,“似乎对报道中提到的突破进展一无所知”。
信中提及,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Henna Virkkunen)被问及相关事态时,拒绝透露是否了解中美磋商情况,“这显示出布鲁塞尔并未被告知白宫与中方的谈判进展。”
明明是欧盟“置身事外”,克里希纳莫尔蒂倒先急不可耐。他批评称,“在半导体供应和产业安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华盛顿与布鲁塞尔之间缺乏透明度和协调”。
他更近乎不打自招地追问,“美方正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未来能与荷兰等主要盟友就涉及半导体供应链的贸易及出口管制谈判协调一致,避免可能损害集体安全目标的单边行动?”
据报道,克里希纳莫尔蒂还在信中刨根问底,质问中美达成协议后恢复的安世芯片出口,究竟是出自该公司的中国工厂还是欧洲业务。
信件引述新闻报道称,安世“最先进的生产线目前设在中国,这意味着其荷兰工厂可能很快被淘汰”。他随即表示无端担忧,“若情况属实,那么全球汽车业可能很快都将使用完全中国制造的芯片,这将引发一系列国家和经济安全担忧。”
克里希纳莫尔蒂还尤为“操心”的是,美方同意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方对安世在华业务拥有战略影响力?”
港媒解读认为,他的这番追问,实则暗示美国担忧中方未来动用芯片“杠杆”的能力。截至目前,美国商务部和荷兰政府尚未对这封信件做出回应。

德国茨维考:大众汽车工厂 视觉中国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则表示,“我们不会超出我们之前公开声明的内容,即(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一直并将继续与美国对应官员就所有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包括中国的出口管制和安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引发的芯片“断供”风波,正因中方以大国担当积极处置而持续降温。路透社9日报道提及,中国商务部当天强调已采取切实措施,对合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这是迄今中方为缓解车企压力发出的最强烈信号。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8日也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表示,中方将豁免此前实施的严格许可要求,同意恢复向欧洲汽车行业供应关键芯片,前提是购买方承诺仅将这些半导体产品用于民用用途。
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Dick Schoof)7日在巴西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间隙同样透露了这一消息。
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此次解决方案的达成是荷兰、德国和欧盟委员会合作的结果,也是近期荷中外交会谈以及中美贸易缓和的结果。
近来,陆续有德国和日本的汽车行业高管们证实,安世半导体已恢复部分关键芯片的发货。这场牵动汽车行业的公司控制权之争出现缓和迹象,德方对此表示欢迎。
“荷兰与中国之间局势缓和并继续谈判,目前来看非常令人欣慰。”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该部仍希望“短期个别许可能迅速发放至产业界”,使安世半芯片供货得以恢复。德国总理默茨也表示,有积极信号表明交付可能重启,“可能在未来几个小时内”。
中方8日宣布,已同意荷兰政府提出的派代表赴华磋商的请求,并表示希望荷方能够拿出“建设性方案”,采取“具体行动”,以尽快解决争端。
11月1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举行视频会谈,就中德、中欧经贸相关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再强调,安世半导体问题的根源是荷兰政府不当干预企业内部事务,造成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动荡和混乱的责任在于荷方。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做出了最大努力,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在短期内缓解了全球产供链压力。但要确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长期稳定,需要荷方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实际行动。希望德方发挥积极作用,敦促荷政府尽快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做法,撤销相关措施,推动问题早日解决。
下一篇:泰国总理反问:向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