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祎
面向“十五五”,湖北如何深入实施区域联动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鲁宇清介绍,将重点做好“强核、壮圈、带群、兴县”的大文章。具体可以从“三个坚持”来理解把握:
一是坚持做强极核,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心城市能够高效集聚和配置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建议》坚持极核引领,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支持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宜昌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高标准协同中实现错位发展。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是新时期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建议》作出三个方面部署:
促进都市圈、城市群组团发展。支持各地找准自身比较优势,着力构建因地制宜的产业分工格局和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深度同城化发展、“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促进“金三角”协同发展。推动武汉、襄阳、宜昌三地科技共兴、产业共链、交通共网、生态共治、服务共享,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向联合创新、产业协作、民生共享的“软协同”迈进,全面提升经济集聚度、区域协同性和整体竞争力。
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域经济“双20”帮扶机制、“双百”科技赋能工程、经济强县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壮大县域优势产业,加快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在高水平跨省联动中推动优势互补。“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责任。《建议》从三个层面进行全面贯彻:
联动鄂湘赣“邻里圈”。深化产业、交通、生态、文旅、开放、民生协同,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共同体,打造“科创链上的中三角”、“产业链上的都市圈”、长江中游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联动中部地区“朋友圈”。拓展与中部地区、沿长江省市合作,推进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打造一批省际区域合作示范区。
联动区域战略“发展圈”。深度对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和成渝等区域,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叠加、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