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日新闻”网站11月24日发表社论称,执政满月之际,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挑衅中国,重新推行已被证明失败的“安倍经济学”,计划进一步增加防卫费加速恶化政府财政……高市早苗的“勇敢”已逐渐逼近“鲁莽”的边缘。
文章称,“勇敢”与“鲁莽”是形似而神异的词汇,二者的界限并非总能清晰界定。有时,勇敢会在时局推动下不慎越界沦为鲁莽,最终追悔莫及。而若是国家层面的施政失误,付出代价的终将是国民。
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已满一个月,在参众两院预算委员会上,坚持不用官僚拟定的资料,而是“用自己的话”阐述主张。然而,在涉台问题上,作为现任首相,首次明确触及对华战争可能性,最终引发此次中日外交危机。
中方要求高市撤回相关言论,并持续推出经济反制措施,中日局势剑拔弩张。目前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中20%依赖中国,“脱离对华依赖”可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高市首相为了面子拒不让步,日本经济损失持续扩大,终将影响国民生活。
在经济运营方面,高市极力主张通过战略性财政投入拉动增长、增加税收。归根结底,这是重现第二次安倍政权“三支箭”经济政策——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增长战略的翻版。

文章称,长达约8年的安倍经济学,最终未能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其后延续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日元急剧贬值与物价飙升,实际工资长期低迷至今仍在挤压日本国民生活。寄望于回归失败的经济政策取得成效,显然不切实际。
文章认为,“观光立国”是安倍经济学增长战略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但高市政权却通过强化外国人入境管制为之踩下刹车,而“台湾有事”相关答辩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外国游客赴日消费中,中国游客占比21%,约1.7万亿日元(约合770亿人民币),位居首位。如今中国政府呼吁民众暂缓赴日旅行,相关消费下滑已不可避免。
高市政府21日内阁会议敲定的经济对策,叠加2025年度补正预算支出与汽油减税等效果,规模膨胀至21.3万亿日元(约合9700亿人民币)。市场预期将新增发行国债,出于对财政恶化的担忧,日本国债遭抛售,长期利率攀升至约17年来新高,日元贬值也未见停歇。
文章称,高市首相虽表态将降低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但若无经济增长支撑,这不过是画饼充饥。在日本经济公信力动摇的背景下,为应对物价上涨投入越多财政资源,越可能加剧日元贬值,进而推高进口物价,陷入恶性循环。
高市政权还计划进一步增加防卫费,此举将加速财政恶化,同时推进一系列鹰派色彩浓厚的政策,包括扩大攻击性武器出口、修订无核三原原则、制定反间谍法等。而取代此前担当“刹车片”角色的公明党加入联合政权的日本维新会,正以激进姿态为这些政策保驾护航。
文章最后称,执政满月之际,令人担忧的是,高市首相的“勇敢”已逐渐逼近“鲁莽”的边缘。在此情况下,国会作为监督政府的机构,其作用愈发重要。在野党需坚决批判那些将国民生活推向困境的政策与言行。高市政权在参众两院均为少数执政党,若在野党团结一致展开追责,完全可迫使政权修正路线。日本国民也不应被高市的豪言壮语所迷惑,而需看清政策的实质内涵。

下一篇:驻韩美军一架MQ-9无人机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