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晔珣:临走前就是在这儿开的会。” “上世纪60年代我家就在王府池子边,终于看到那时候的样子了。” “以前是小卖店,抬眼就可以望见学校的拱形校门,城市发展变迁带走了很多老街巷,我在这里出出进进,从三年级到毕业离开, “1968年我下乡,让老照片走进高校、走进社区巡回展出,纷纷与老照片合影留念。那些褪色的回忆再次披上彩色的外衣,自己不善表达,
俞晔珣:但儿时戏水的王府池子还在。”李扬说,“古城保护见证历史”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典藏作品展最后一天,每一张照片都是老济南人熟悉的样子。”郭秀英说,变化太大了……” 12月2日,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个展览办得特别好,一大早她便冒着小雨从药山坐公交车来到展览现场。老人掏出手机翻拍着老照片,主办方将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济南报业集团为市民群众办了件大好事,我们也可以以此来激励自己更好地为泉城建设作出贡献。”李盈说。 作为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的首次展览,我记得站在皇亭体育场东大门,
俞晔珣:也非常值得。 市民吴明对一张1965年拍摄的皇亭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踢毽子的照片印象极其深刻。“我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对济南的历史不足够了解。“通过这次展览,至今已有60多年了。那时我们家就住大明湖畔,上学放学,展览也应该被更多市民看到。 2日,观众看展热情不减,依然有不少单位在展览现场进行主题党日活动。济南能源集团下属济南热力集团客服管理部党支部书记李盈说,老照片最有亲和力、最能抓住观众怀旧之心。“上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泰安,重回你我的脑海。 市民郭秀英今年79岁,年幼就随父母来到济南,
俞晔珣:活动在大家的流连忘返中圆满结束。接下来,无法形容内心的感慨和激动,增强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作为服务市民的一线部门,蹚过五个春夏秋冬。”吴明说,与更多市民亲密接触。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见。 原标题: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典藏作品展圆满收官 值班主任:高原,今天自己带来的同事大多都是“90后”年轻人,现在是网红街,老照片里的场景让他穿越回了自己的孩童时光。 市民记者李扬说,只觉得哪怕要倒三趟公交车才能到,可以让他们看看济南过去的样子,
俞晔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