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娃,自从带娃读了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最近看到了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探秘石油:藏在地下的黑色宝藏》,孩子非常少见地自己从头到尾看了两三遍,边看边念念有词。
后来他有不少不懂的画面,不认识的字,我就辅助着又带他读了一遍,之后他又让妈妈带他看了一遍,这本书拿到手后,短短两三天时间,看了四五遍!
这套书说是给六岁以上的孩子看看的,我家孩子三岁八个月,不到四岁,尚未入园,但从两岁就开始识字读绘本,已经读了有将近800本绘本了,所以大龄的绘本他也是可以看并且十分喜欢的。
这套书不只是可以看,还有一个可以拼装的石油钻井机,可以说是寓教于乐,因此孩子拿到后,我就陪着他第一时间把钻井机拼好了,孩子全程参与,兴趣极高,非常专注。
这套书适合大人带着孩子一起读,因为它不只是送给孩子的科普书籍,对很多成人来说,可能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关于石油的一切。
以前,在我肤浅的认知中,觉得石油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除了开车会加油之外,其他似乎都跟石油无关,但我错了,我们的生活原来跟石油密切相关。
它把一个人一生要用掉的石油进行了量化,我们每个人吃穿住行的一生,要消耗掉差不多8.5吨的石油,相当于一头非洲成年大象的重量!
你能想象生活中最普通的我们所吃的口香糖里,也有石油的成分吗?你能想到女性所用的化妆品,其中的香精、石蜡等原料,也是通过石油提炼而成的吗?甚至我们的洗发水、沐浴露、生病时吃的药,日常穿的衣服,各种塑料制品,全跟石油有关!
如果说得再具体些,像窗帘、燃气、电脑、手机、灯罩、矿泉水瓶、塑料玩偶、塑胶跑道、鞋子、足球、轮胎等等,以及飞机、汽车、拖拉机、沥青路所用的柴油、汽油、煤油、沥青等,这些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品,几乎全是以石油为原料制造的。
这些石油又是怎么被勘探发现并开掘出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说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了,从过去的人工到现在的科技,从过去百米井到现在的万米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现在有先进的技术,很容易勘测出石油,但在古代,石油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古书里记载,石油漂浮于水面上之后,古人发现竟然可以燃烧,于是发现了石油。
石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说得通俗点,就是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变迁,土壤中的沉积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土壤中包含了很多死掉的生物,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沉积岩,又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分解,慢慢就形成了石油。
看上去离我们生活十分遥远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我们的生活一直都离不开石油,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只是我们对它的了解,从未这么深入全面过。这本书,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都很好的一次科普。
听上去十分生冷晦涩甚至觉得深奥烧脑的科普文章,通过漫画的形式呈现后,竟然变得趣味横生,通俗易懂。我不是第一次带着孩子读科普漫画,但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这么深奥的东西说得如此浅显易懂。
其实判断一本书好不好,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有一个很简单的指标,你就看孩子会不会主动打开那本书,会不会看了一遍不过瘾还会再看第二遍第三遍……这么多文字,这么多术语,一个三岁多的孩子,竟然看的津津有味,属实少见。
说了半天,通过这本书,有一点让我自豪的是,石油这两个字,竟然来自我们的老祖宗,最早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提到的,这一词的提出,比西方早了500年!可见,我们的先祖多么有智慧了。
作者:夕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