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青
编辑:周褶褶
拿到哈佛大学offer、原计划今年9月入读的丁鸥,在赴美签证这关,被卡住了。
“上周还有几个过的,这周全给的AP。”近半个月前,她来到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递交申请材料——这原本应该是一趟丝滑的旅程,但签证官见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收走了她的护照、递回一张AP单据(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指行政处理中),意思是需进一步调查核实丁鸥的资料。
具体还要多久才能发放签证,美使馆告诉丁鸥“不确定,等通知”。类似状况频繁出现,尤其在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单方面宣布“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资格”之后,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美国签证普遍遭“卡”。在丁鸥加入的一个超过300人哈佛大学新生群里,还未面签或入境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几乎都面临同样的困扰。据5月24日哈佛大学向联邦法院递交的起诉书披露,总计超过7000名相关人员将受到极大影响。
“签证过不了,你就没法去美国读上书。”丁鸥是清北本科毕业生,后在美拿到了第一个硕士学位,两个月前她又拿到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二硕offer,专业方向是公共政策,学校表示愿意向她提供10万美元的奖学金。
丁鸥原本沉浸在被这所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喜悦中,但4月以来,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的交锋日益激烈,她突然意识到,未来可能杀出无数个“程咬金”,彻底打乱她原定的留学计划。“焦虑”、“离谱”,是她和凤凰网对话时频繁提到的词语。
(图/《我在他乡挺好的》)
不过,和签证被悬置的丁鸥心态完全不同的是,凤凰网所询问的本届已在哈佛就读或访问的国人均表现出“静观其变”的态度,目前他们的学业和在美生活都没有受到影响。倪天天今年将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毕业,虽然个人也没有受此影响,但她明显感受到今年以来特朗普再上台后大学校园普遍呈现出一种“恐慌” 的氛围,恐惧蔓延主要来自于反犹言论审查、ICE(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四处在大学校园抓人并遣返。
美国媒体指出:政府此举,直接破坏了美国顶尖大学之一吸引全球最优秀学生的能力。哈佛大学和政府的博弈仍在漫长的拉锯中,“对我们来说,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却能实实在在影响到普通人的命运。”倪天天说道。
全员遭签证行政审查
面试官第一句话:你看新闻了吗
“看到是哈佛的学生,面试官第一句问的就是Did you see the news?(你看新闻了吗)”
在丁鸥认识的下一届哈佛新生里,但凡5月23日去使馆面签的,都收到了如是“招呼”。她在群里看到大家所回忆的面签流程:往往是哈佛同学回复yes, yes(是的,是的),双方面面相觑气氛尴尬,虽然面试官面带同情,但最后还是不得不给出一个AP,同学只能平静地表示理解。
当日,一名在北京美国大使馆面签的哈佛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早八点签证直接被check……问了超久,然后又打了很多字,告诉我哈佛的留学生资格被取消了……”
事实上,针对哈佛留学生的美国签证至少在一周以前就已经收紧。丁鸥正是5月14日去大使馆面试时遇冷。她回忆,当时大使馆一楼总共开了三个面签窗口,她在排队时发现中间的办事窗口询问时间约15到20分钟,“我就没见到前面有通过的,全部都是拒签”。
面试官是一位看起来三四十岁的拉丁裔面孔女性,先问丁鸥要了DS2019和护照,接着问她是否在北京上学,是否在美国读过硕士。
丁鸥如实回答后,面试官直接离开座位进了“里屋”。丁鸥估计面试官是请教主管去了。回来以后,面试官又对着电脑敲了老半天字,问丁鸥哈佛留学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她答一是学院的奖学金,二是自己的存款。接着面试官又问丁鸥要了奖学金和存款的证明材料,又对着电脑打了很久字,最后递给她一张AP。”后来丁鸥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和她同天面签的人,“她也拿到了AP”。当天她们都“没见过通过的”。
但丁鸥的护照被大使馆收走了——她感觉“这也许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信号”,因为她询问了同期入学哈佛不同专业的4个文科生,他们拿到AP的同时,护照也被退还了,“这个信号感觉不太好,大概率会被拒签”。
(图/Unsplash)
倪天天告诉凤凰网,这次震荡她已经有所预料。特朗普政府在5月22日正式采取行动前,早已告知4月30日这一天是哈佛大学满足政府要求的最后截止日期,否则就要取消哈佛的SEVP(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资格,“我们都知道会发生这样的后果,事实上我相信校长4月15号发出第一封公开信讲述详细情况时,政府和学校就已经开始博弈”。
哈佛的学生和准学生们在各个公共舆论空间讨论联邦政府与学校博弈的新进展,在社交软件WhatsApp,Signal以及哈佛中国学生的微信群组里,学生们显现出一种焦虑的情绪。有人担忧用于申请学生签的I-20表格是否不会再颁发,也有人担心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过往言论被清算,还有一些在美国大学读完本科即将进入哈佛读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正在纠结是否要不要利用难得的暑假回趟国,万一再次入境美国时又被卡了怎么办……
哈利·波特式恐惧照进哈佛校园
反犹言论审查、执行局抓人遣返
2025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不断采取政治手段向哈佛大学极限施压,试图狠抓这座全球顶尖学府内的“反犹太意识形态问题”,措施包括且不限于“要求学校禁止戴口罩”“要求改革学校的运营、招生、招聘、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审计和审查助长反犹的项目和部门”“冻结超过22亿美元政府拨款”…… 5月23日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资格这次,是最新的猛攻。
哈佛大学则强硬反抗,先是在72小时内拒绝执行川普的“最后通牒”,后递交诉状至联邦法院。现任校长艾伦·加伯 (Alan M. Garber)不止一次在公开信中表态,任何政府都无权干涉私立大学可以教授什么内容、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学生,以及可以从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领域。
丁鸥收到哈佛大学的群发邮件是在5月24日凌晨(美国时间下午),内容是学校已经向联邦法院提交了起诉书。当日她还收到了“哈佛国际事务办公室以及副教务长国际事务办公室”给新生群发的邮件,其中写道:“You matter. Your presence at Harvard matters, and we will fight for you.(你很重要。你在哈佛的存在很重要,我们将为你而战。)”
中文社交媒体上,有学生开始调侃哈佛的对抗和《哈利·波特》中的一个情节异曲同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对抗魔法部试图控制学校,“哈利波特还是太写实了,魔法即强权……”
事实上,小说情节中一种“恐慌”的蔓延也照进了真实的哈佛大学校园:反犹言论审查、执法局四处抓学生遣返,交织在这所顶尖学府。
(图/pixabay)
倪天天说有一个围猎反犹者的网站,上面会一个一个详细公布曾经参加过反以色列活动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支持巴勒斯坦的各高校学生、学者的名单。目前网站上公布了57名哈佛大学学生、17名教授的详细资料,“上面会有个人头像,以及每个人在所有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记录截图”。
恐惧从校外传导进哈佛,其他学校学生频频被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抓走遣返。据纽约时报报道,2025年3月25日,在波士顿郊区的街道上,一名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土耳其籍女博士生被几名美国便衣警察包围并带走。据该博士生朋友介绍,她并没有参与校园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而是在一家学生报纸上合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塔夫茨大学与学生们站在一起切断与以色列的联系。而该事件发生当月,新任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称,全美有300名学生签证被撤销,并称其中许多学生参与了校园抗议活动。
“今年4月开始,学校里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恐怖。”倪天天说,和哈佛大学同在波士顿的其他几所学校学生被执法局抓走以后,校园里的师生进行抗议活动,“但抗议人数越来越少,因为大家害怕是否会因为参加活动而无法毕业……种种都让我们觉得,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言论自由在半年内突然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丁鸥也在Reddit网站上看到有人警告说,哈佛的学生和访问学者签证资格被取消那天,尽量别出门,“怕在街上被抓走”。
4月起,倪天天经常收到哈佛大学国际办公室(HIO)的邮件,内容是告知她近期有多少名哈佛学生被打击,“隔几天就有3到5个学生直接被撤销了签证,要求立刻遣返”,比如4月6日,邮件写道:“截至今天,共有7名学生和5名最近毕业生被撤销签证……我们会通知个人,并建议他们寻求法律援助……”
(图/Unsplash)
也是从收到邮件开始,哈佛大学要求出示Harvard ID(校卡)才能进出学校大门,校园内各个建筑也新设置了门禁,凭卡出入。“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学校是真的害怕有人进来抓人。”倪天天说。
“但真正哈佛是否能给到学生法律援助上的支持,不好说。”倪天天认为,学校能做的事情或许相当有限。
哈佛大学外,东北大学、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等知名学府也有多名学生和毕业生的签证被美国国务院撤销。东北大学在官网声明中提到:“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甚至在没有正式通知学校或学生的情况下终止了部分学生的留学身份记录。”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每一个被撤销签证的学生都与意识形态有关,但显然所有的规则都开始流动,签证限制、遣返都变成了政治作秀的手段。对我们来说,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却能实实在在影响到普通人的命运。”倪天天说道。
随后她向凤凰网转发了一篇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今年4月15日刊登的一篇名为《不要为哈佛只做了最低限度的事情而鼓掌》的文章,其中写道:“如果它(哈佛大学)最终承认一波又一波的学生签证被撤销,并承诺不让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人员将其学生带走,那么它才算站起来了。”
削减经费逼走博士
从“哈佛难民”到“美国学术难民”
一些持有F1签证的哈佛学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的护照,给自己打上“哈佛难民”的标签,“我被哈佛大学退学了”变成小红书热搜第一位话题,阅读量高达929.4万。
部分大学也表态,向受影响的“哈佛难民”伸出橄榄枝。5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先后发布声明,已经成立专门团队,优先处理哈佛学生的转学申请,并愿意为他们提供包括学分转移、签证、住宿、奖学金等转学帮助。香港之外,澳门特区政府教育与青年发展局也开始鼓励澳门高校为受影响学生提供转学协助。
丁鸥看到新闻后,把自己的个人履历、研究方向和哈佛的录取情况等材料邮给了香港科技大学,想看看对方如何回应,“我很用心介绍自己的情况,不过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回复”。
她的哈佛群里也有人问,有没有收到其他学校offer的同学,再回头去回复这些offer——虽然现在已经过了最后截止日期。有同学表示自己真问过,回复都是:“已经没有位置”。
比起卡国际学生的签证,倪天天认为,特朗普政府从4月起采取的削减、冻结政府拨款对目前哈佛的教职人员而言影响更大,最直接的影响是:资金结构被重新调整,实验室开始缺钱,很多2025年的博士候选人拿不到奖学金,只能放弃。
倪天天讲述最近哈佛教育学院捉襟见肘的程度:“我听说我们学院没有任何钱能给新来的博士,他来了只能通过做助教挣些微薄工资”“还有一个实验室,明年没有资金了,学姐只好转到其他学校去”“我自己最熟悉的老师现在有三个助教,学校内部可能把资金重新调整了,明年可能一个助教都不给他了”……
(图/Unsplash)
5月15日,哈佛大学访问助理教授李煜在社交媒体上写道:“3月初拿的哈佛教职面试,之后川普就和哈佛开撕了。然后就是大规模削减科研经费……我以为他们(哈佛)会把面试取消……不过他们和我说,虽然现在情况比较混乱,但他们还是在想办法推动和处理我这个case。”他是AI交叉领域以及生物信息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他回复凤凰网,自己的工作确实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其他学校也面临相似的情况,“MIT(麻省理工大学)明年的博士研究生也要缩招8%”,倪天天注意到,一篇彭博社5月22日的报道如是表示。
事实上,在入学哈佛受阻之前,丁鸥还曾因为特朗普政府削减大学资金,被已经确认录取的大学撤销了博士录取通知书。
1月中旬,全美教育学专业排名第二的范德堡大学给丁鸥发了offer,导师积极地反复向丁鸥确认‘来不来’这件事,她回复“一定会来”,并且拒绝了其他学校的面试。”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2月中旬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撤销了offer——学校告诉她“整个专业方向所有招生计划取消”。后来她收到了导师的邮件,对方解释“是因为没有funding(资金支持),学院没有办法收新学生了,这和联邦政府削减大学经费直接相关”。
“同一个学院总共有5个PhD项目,直接砍掉了3个。”丁鸥说,其实撤销offer之前自己已经有点紧张了,她奇怪为什么学院一直不推进自己的入学流程。她曾写过一封邮件询问,得到了“有一些问题要解决,别担心”的回应。
“挺震惊的。当时我很多学校都没投递申请,投递的学校也没有再参加面试,意味着错过了其他备选方案,整个留学计划被打乱了,很迷茫。”被撤销录取通知书后,丁鸥打算再次争取,又写邮件给范德堡大学问,是否可以延迟入学一年,而且她愿意自己承担一到两年的生活费,学院依然给出了无法招收学生的回应。
感到“很离谱,很生气”的同时,丁鸥这才开始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大学之间博弈的动向。事到如今,这场博弈再次波及到她头上——在收到哈佛硕士offer后,她的美签被卡住了。
美国吸引人才能力被破坏
75%美国科学家,在考虑离开美国
眼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激进举措,不由让美国媒体担忧人才流失。据纽约时报载,特朗普政府从4月开始连续5次削减、冻结给哈佛大学的拨款资金,总计涉及22 亿美元的多年期研究经费和 6000 万美元的合同。纽约时报随后在5月22日的报道中指出,政府的举措直接破坏了美国顶尖大学之一吸引全球最优秀学生的能力。“长期以来,这种能力一直是美国学术、经济和科学实力的最大源泉之一。”
“美国会流失一些人才的,尤其是科学人才。欧洲已经开始接受一些出逃的美国科学家,在美的不少中国科学家也想回国。”曾在2019年至2020年作为哈佛大学法律经济学项目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员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井奎向凤凰网表示,在他访美期间,刚好也是特朗普执政时期,哈佛不少教授毫不避讳对于这位总统的厌恶甚至是鄙视,也有教授因为忍受不了特朗普治理国家的方式,离开美国前往德国。
事实上今年3月,英国《自然》周刊进行了一项由1650名美国科学家参与的调查,75%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离开美国,首选目的地是欧洲和加拿大,调查还询问了近700名研究生的态度,78%的受访者考虑离开。
(图/pexels)
欧洲正在抓紧“美国学术难民”井喷的时机。5月19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政府、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将公布多项面向国际人士的投资计划,尤其有意吸引因美国政府科研政策而打算离科研人员。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在同一时期承诺,两年内将投入5亿欧元(约合5.6亿美元),把欧洲变成“吸引科研人员的磁石”。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近期也宣布投入1亿欧元(1.1亿美元)以吸引更多人才。
美国东部时间5月23日,哈佛大学对美国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和国务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违反了美国宪法确立言论自由原则的第一修正案。当日联邦法官立即对国土安全部的签证禁令发布了临时限制令。
虽然禁令解除,丁鸥还是诸多担忧。她说,即便联邦法院限制了特朗普政府,后续政府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设置障碍:比如签证,比如入境。
她在哈佛新生群里看到,这一届哈佛的学生,被美国海关盘查得非常严重,有人被没收了手机,被关进“小黑屋”里被盘问了将近一个小时。她不确定,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文中丁鸥、倪天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