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23人,22个考上600分,剩下那个462分的“学渣”,却成了清华北大争抢的“宝贝”?凭什么?
四川宜宾东辰学校的一个“学霸班”,最近因为一位特别的学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班级中有23名学生,22人高考成绩都超过了600分,实实在在的“天才班”。任何一所高中看到这样的成绩单,都会高调宣传,喜气洋洋地张贴大红标语,鼓舞士气。然而,所有的目光却集中在了唯一一个“异类”身上——刘峡君,她的高考成绩是462分。
这个成绩,在四川省物理类考生中,刚刚达到本科线,想要选择热门专业的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大多数普通班级而言,462分算得上是“拖后腿”的成绩,甚至可能被视为“失败”的象征。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学渣”不但没有遭遇老师的批评,反而被班主任大加赞扬,称她为班级中的“显眼包”。更让人惊讶的是,清华和北大这两所顶尖学府,为了她几乎“打破了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谜底其实很快揭开:刘峡君的462分并不是她真正的“全部”,她背后还有一个更为耀眼的身份——国家级运动健将。她并非单纯的学霸,而是在百米赛道上拼搏的飞人。这就像是一场厨艺比赛,所有选手都按照规则做菜,而刘峡君直接端出了米其林三星级别的分子料理,规则本就不同。
根据国家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优待政策,像刘峡君这样的顶尖体育人才,报考清华、北大这些顶级高校时,文化课成绩只需要达到当地本科线的65%。而今年四川省的物理类本科线是457分,65%的标准大约是297分,而刘峡君的462分,不仅远超这个标准,甚至还富余了一百多分。这哪里是“拖后腿”?简直是降维打击,清华和北大争抢她,并不是因为她的高考成绩是462分,而是因为她有资格只需考297分。
刘峡君的成绩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汗水,伤病,以及她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荣耀。对于她来说,写字的笔从来不是唯一的“武器”。
她的田径天赋从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早在2018年,当时她还在小学阶段,就在资阳市的田径比赛中,以12秒89的成绩刷新了女子百米纪录,成为当地第一个突破13秒的女飞人。正因如此,四川省田径队很快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加入专业训练。从此,训练场变成了她的教室,起跑线成了她的课桌,运动服成了她的“校服”。专业训练异常艰苦且残酷,但她却总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所有知识,成绩也不断攀升,个人百米最好成绩为11秒61,成功迈入“国家级运动健将”的行列。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刘峡君的名字可能早已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见过她。2023年,在亚洲U20田径锦标赛上,那位身披五星红旗,穿着中国队队服的女孩正是她。在女子百米决赛中,她以优异成绩摘得银牌,随后又和队友一起,在4x100米接力赛中帮助中国队赢得金牌。站在领奖台上,身披国旗的她,无需被问及文化课成绩,那个瞬间,她就是中国的骄傲。
事实上,刘峡君并非第一次参加高考。去年,她就凭借出色的体育成绩和合格的文化分,成功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录取,甚至获得了本硕连读的机会。这本应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捷径,但她却毅然选择了复读。她的理由很简单:她的梦想清单上,最顶端的目标就是“清华”和“北大”。复旦虽然很好,但清华北大才是她心中的“奥运会”,这是她心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这种坚定的信念也体现在她备考的过程里。班主任曾表示,高考前一天,班里最焦虑的竟然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因为刘峡君还在操场上慢跑、拉伸,整个心态平稳得像一块磐石。她似乎从未被周围同学的600分成绩所影响,也从未让文化课的压力变成自己的负担。她始终以自己跑百米的节奏来面对高考,把焦虑抛诸脑后,专注于自己的步伐,享受过程。
长久以来,我们总习惯用“分数”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仿佛只有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走过,取得惊人的分数,才算是“成功”。任何不同选择的道路似乎都会被视为“不务正业”。然而,刘峡君却用她的奔跑,给我们开辟了另一条宽阔的大道。她告诉我们,无论是在赛道上挥洒的汗水,还是在考卷上留下的墨迹,都是同样值得尊重的成就。她的成功证明了,世界上需要的从来不仅仅是一种类型的人才。
参考来源:
1. 《极目新闻》2025年6月26日报道《19岁国家级运动健将刘峡君高考462分,有望被清华或北大录取!》
2. 《九派观天下》2025年6月26日报道《四川妹子刘峡君高考462分,有望被清华或北大录取!她是国家级运动健将,去年放弃复旦选择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