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上海大学作为市属211高校,发展速度羡煞旁人,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部分985院校,与同城的华东理工大学一档。
1994年5月27日,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因此,如今的上海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规模较广。
而华东理工大学则是一所理工类院校,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
那么,放弃上海大学,选择华东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我已经毕业了,文科生,先说结论:华理化工专业很不错,适合在大学一心学习,对校园文化、生活需求低的学生报考。
位置:前三年在上海市的郊区(奉贤区)的郊区 (海湾旅游区),距上海市中心50km,约相当于其他省份两座城市的距离。
很多人觉得只是远点,这么说,附近10km中80%是农村、几乎无人的别墅区、未开发的农田荒地,甚至墓园。
交通:去市区有学校校车12元/趟,平日班次少,周末班次多,时间45-60分钟。
公共交通需要:20分钟公交+1小时5号线地铁+若干分钟其他地铁,1.5小时起步。
生活:奉贤校区的宿舍是四人间,六或七层无电梯,一侧为上下铺,另一侧为书桌,无独立卫浴,每层有两个洗手台和卫生间。
每栋宿舍楼下为小浴室,有数量不等的隔间。
有独立的大浴室,无隔间,有帘子。
每层楼一层是热水房,洗手台无热水。
公共洗衣机分布在每层楼或一层。
整体来说,宿舍比较不错,劣于上海地区大部分高校,优于其他省份的一些高校。
老校区为大四及研究生入住,条件相对新校区更差(目前有所改善,部分同新校区,大部分劣于新校区)。
校内商业贫瘠,主要的设施有两个食堂,食堂的饭偏本帮菜口味(个人作为北方人一言难尽)、超市、全家便利店、打印店、面包店、文具店、微型小吃广场和农行atm, 其余商业几乎可忽略。
校内无品牌餐饮,校外有cOCO、沪上阿姨、一点点等个别快餐饮品,无任何大型连锁品牌(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汉堡王统统不要想了),无电影院,无共享单车,可以说什么都无,周围就是一些卫生条件可以说堪忧的个体商店(主要做校内外卖)。
快递相较于市内多一天,一般江浙沪两天,主要生活物资就是靠网购啦。
娱乐:一般去距离10km外的南桥(奉贤区中心),基本上能满足需要,电影院和一些大众品牌都有,公交车30分钟,打车40块。
想要体会上海独一无二的娱乐需求什么的还得上市区,如果要去音乐会演唱会的话,很可能晚上回不来。
学术:华理的学术实力是蛮好的,尤其是化工化学材料这些,保研率甚至能达到40%,去的也都是天大/本校这样子。
学风也比较朴素,没有什么很纨绔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学习或者宿舍打游戏(主要是没别的可干的)。
图书馆临考试人会比较多,平时还好,教室也都开放,但没有通宵自习室。
课业压力怎么说,见仁见智,虽然都说学习压力大,我感觉还好,没有与其他学校对比的机会,也不好断言。
上海还能考插班生,虽然很难(个人认为比高考难),但是有个机会可以去复交同等名校还是很不错的。
转专业的话,除去热门专业都还比较容易,学习成绩要好,热门专业要加考。
但是实习志愿者兼职的话就比较麻烦,一般需要6:30起床坐最早的班车赶路,就非常痛苦,如果留到大四的话可能就太迟了,所以很多都是假期留在上海实习,还得找学长学姐租徐汇床位啥的。
相对于同分数的来说,华理算是实力比较强,而且在上海(虽然徒有虚名),招生数量比较多,性价比还可以,华理综合层次略强于其他211,除化工外低于绝大多数985,低于其他211特色专业。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1、头三年在奉贤,十分偏远,可视同江边渔村读书。
往返两个校区靠大巴,单程12元。
但即使是徐汇老校区也算比较偏的地方,在上海南站旁边。
2、由于校区功能设置,本科要独立进组搞科研的学生十分难做实验(模拟/码农除外),对于有些有本科paper需求的同学不友好。
3、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因此万物皆起源于化工,所有理工科专业夹杂着或多或少的化工内容(隔壁化院一学期吐槽一波新工科)。
人文建设做得很糟糕,也是校友归属感偏低的原因之一。
4、同学至少三分之一是高考冲985落榜,基础水平在211中上(分数线关系),全校每年能遇到约两个化竞省一大佬。
5、能考插去复交的人一般手里有至少两门竞赛省一,这个难度是目前保研去清华的五倍以上(按人数计算)。
6、化工排名很高,在整个华东地区的化工及各相关行业,其人脉堪称一霸。
7、学生英语水平在同水平高校中排中下,这个中可能还是靠相对大基数的上海学生加优等生拉起来的。
8、生活费及格线1500,奉贤的生活条件比徐汇好不少,基础的东西十分齐全。
9、全华理修的最好的建筑:奉贤图书馆,到期末备考时会爆满,这时也可以选择去空教室,奉贤校区的风景也不错。
10、出国升学相比985有着很大的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