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养成这3种人,未来容易“命苦”
创始人
2025-07-03 20:49:23
0

前几天聚会,发现一个朋友头发白了不少,他无奈地表示都是操心孩子的原因。原来朋友家的孩子前两年985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工作。

先是连续跳槽,后来父母用人脉帮他找了份工作,干了没几天又辞职回家了,在家一窝就是一年多,天天睡觉打游戏,连出去玩都不愿意去。

听到朋友的吐槽,我们都大吃一惊。要知道,这个孩子从小就乖巧听话,父母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就连高中学文还是学理,大学考哪个大学,学哪个专业,都是听父母的。

看似孩子听话,家长省心,结果现在孩子就出现了大问题:没主见,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你要问他喜欢,想做什么工作,就一脸茫然。没想法,没主意,结果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优秀、幸福的人。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的一些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偏离正确的轨道。

记住,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这三种人,未来长大后容易“命苦”。

一、空心人

北大心理教育学者徐凯文老师曾提出一个概念,叫“空心病”。徐凯文指出,在北大有30%的孩子讨厌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用,还有40%的学生认为,人生活着没有意义,甚至有孩子想放弃自己。

“我是谁?我要到哪儿?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竟然是当代学生,甚至是顶级学府中的学生的疑惑。

“空心病”,就如字面的意思,没有“心”。内心空洞,缺乏情感和目标,对生活没有热情和追求。孩子们看似正常地生活、学习,内心却如同一潭死水,找不到自我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就像一个精致的玩偶,外表光鲜亮丽,却没有灵魂。

而“空心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感培养。

成绩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对孩子施加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和热情,变成了“空心人”。

而家庭的冷漠和缺乏沟通也是导致孩子成为“空心人”的原因之一。孩子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支持,内心也会逐渐变得空虚。

二、老好人

晴晴妈妈发现,女儿对别人的“好”有些过度了。晴晴很热心,从来不会拒绝同学们的求助,可是最近这些求助变得越来越过分了。前几天,为了帮同学做手抄报,女儿竟然忙到了后半夜,第二天上课睡着了。直到被老师找家长,妈妈才意识到,晴晴就是一个“老好人”,总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总是害怕得罪人,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了迎合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孩子就像一个没有棱角的圆,虽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但却失去了自我。

而孩子成为“老好人”,往往与父母的过度保护和错误引导有关。从小就教育孩子听话懂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一旦孩子想拒绝,父母就会批评他们不懂事。长期受到这样的教育,孩子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满足别人的需求,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爱。

喜欢做“老好人”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害怕拒绝别人后会被人讨厌,所以只能通过迎合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三、恋爱脑

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感受,前途甚至和未来,每天沉浸在爱情的世界里,眼里只有对方,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去迁就对方,无私奉献。

这就是典型的“恋爱脑”。他们的底线特别低,对方的任何缺点在她眼里都是优点、对方的任何无理要求她都会欣然接受、她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对方,甚至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放在尘埃里。

每次聊到这个话题,我都为曾经的一位高中女同学感到惋惜。

这名女同学成绩一直是年级前20,老妥妥的985苗子,结果刚上高三就谈起了恋爱。从那以后,她就整天围着男朋友转,学习心不在焉,逃课出去玩,成绩一落千丈。被父母发现后,像疯了一样和父母对着干。最终她勉强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而男朋友却考上了外地的一所211。很快,男朋友提出了分手,女孩又哭又闹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

把爱情当作全部,忽略了学业、事业和个人成长。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最终伤痕累累。

而孩子成为“恋爱脑”,往往有这几个原因:比如情感教育的缺失,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就会在恋爱中寻求弥补。一旦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傻白甜的偶像剧和网文,让孩子对爱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认为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

成长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错,都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不想孩子成为以上三种人,父母首先创造安全接纳的环境。父母要能接得住孩子的任何表现和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要给孩子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拥有自主的权利和意识;要允许孩子表达真实的感受,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自我认知与探索,让孩子关注自我内心的发展,关注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一味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对孩子的教育要逐步放权,培养其独立决策与责任感,拥有自主性。

尤其在价值观的培养上,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从做人品德,到做事方式,从行为习惯,到为人处世,父母的榜样会影响孩子一生。

育儿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用爱和智慧引导孩子,让他们成为有灵魂、有自我、有追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佳沃又出新品了,我最感兴趣的还... 佳沃又出新品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软尾车,
西骑者300学生车,果然名不虚... 西骑者300学生车,果然名不虚传,村里小孩都知道了
30万预算买谁更香?阿维塔11... 在当前的国内新能源市场,高端产品层出不穷,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探。其中在30万级这一价位市场中便有着诸多...
安卓子系统映射路径,深入解析系...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安卓手机里那些神秘的子系统,它们到底藏在哪个角落呢?今天,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揭开...
7月新车大战打响!这5款重磅车... 即将来临的7月份,将开启下半年新一轮的竞争,所以会有很多重磅车型上市,尤其是一些上半年预热了很久的车...
求推荐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情节是... 求推荐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情节是男女主角在悬疑和危险中互相帮助相濡以沫求生的故事。最好是男主角或者女村...
2020年烟台事业编龙口笔试考... 2020年烟台事业编龙口笔试考了60.9分能否进面试?这要看招聘人员有多少,还要看大多数的考试分数是...
美国郑州精选留学中介机构 美国郑州精选留学中介机构 #美国郑州精选留学中介机构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郑州学子...
云南景东:让每个孩子向阳生长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特约通讯员 艾玲)“画哪吒时,感觉自己也充满力量!”七年级学生王清梅的话...
李想的最后一次创业 10年前创立理想汽车,李想只有34岁。 他却说,“这大概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了。” 世事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