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高考分数线出来了,北京698分以上有一百多人,河南700分以上的也有百人。网上有人说在浙江考693分可能连清北都上不了,这已经不是开玩笑,很多地方高分段人数比往年翻倍。清北这些顶尖大学名额没变多,分数水涨船高后竞争更惨烈了。
我家楼上的阿姨孩子去年刚中考,她总念叨说现在卷得太离谱。有个海淀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疯狂补课,英语钢琴拿了不少奖,结果高中排名落后就抑郁了,最后高考只考了582分。这分数在北京算中等,可家长花了几百万培养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
前两天听朋友讲,她同事女儿以前特别开朗,后来因为初三压力大得了抑郁症,休学一年才勉强复读。现在考了个职高,父母看起来愁得头发都白了。以前觉得教育就是学好文化课,现在才发现孩子心理健康也顶重要。
我表弟家孩子小学五年级时因为涂答题卡错了,连三好生都没评上。孩子他妈气得吃不下睡不着,天天打电话抱怨现在竞争残酷。他们那地方重点初中就看三好生名额,为了这点事家长不惜砸钱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
上周看新闻,有位开大货车的爸爸孩子高考没考好,他说"不管选啥学校我都供"。评论区很多人夸这位爸爸看得开,可现实里大部分家长还在焦虑。专家说现在一二线城市家庭平均每年教育支出四万多,占收入近三分之一,这个数据听着都吓人。
有学生考了633分还觉得考砸了,在网上哭诉对不起父母。她爸爸当场摔电脑骂她,结果把自己孩子心理打击得更严重。反过来有个大车司机爸爸反而安慰孩子说"前面都是路",这种心态现在真少见。
天津有个脱口秀冠军付航,小时候成绩一般,父母没逼他非要上大学,而是让他自己选路。现在他靠着幽默表演活得挺好,证明人生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可是现在大部分父母还是觉得只有考高分才有出息。
身边不少家长一边抱怨教育卷,一边还是继续送孩子上课。就像我同学妈妈,虽然说自己卷不动了,可下次培训机构发消息又给孩子报名了。这就是现在家长的困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但又不知道终点在哪。
北京四中原校长说"孩子本就是普通人",这话听着像大实话。现在家长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结果反倒让他们变得不正常。很多孩子从小到大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哪还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前几天看到个视频,说天津有个司机爸爸安慰高考失利的儿子。他说不管选啥学校我都供,后面还说前面都是路,一片光明。这种家长的心态现在太少,大部分还在拼分数比名校。
普通家庭的孩子考五百多分就算不错了,可现在连一本都难上。教育消费越来越高,可孩子工作后收入未必能超过这些支出。很多家长投钱砸时间,到头来发现孩子并没有变得比别人强多少。
现在明白为啥家长都焦虑了,这路该怎么走真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