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学出版社发布《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全国30强高校榜单揭晓。前五强依次为北京大学(总分100)、清华大学(99.71分)、中国科学院大学(90.87分)、复旦大学(80.24分)、浙江大学(80.10分)。
此次排名中,南开大学以74.40分位列第11,同济大学以70.51分排名第17,中南大学以66.65分位居第28,展现了我国顶尖高校的多元竞争格局。
南开大学以全国第11名的成绩稳居综合类高校前列。作为百年名校,该校在经济学、历史学、化学等学科领域具有传统优势。
其经济学院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领域贡献突出,多份报告被国家部委采纳;化学学科与天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推动抗癌药物研发。近年来,南开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共建创新研究院,探索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同济大学以全国第17名的成绩,继续巩固其在土木工程、建筑学领域的领军地位。
参与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等超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其“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同济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毕业生在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就业率常年保持90%以上。
中南大学以全国第28名的成绩,凸显其在交叉学科领域的优势。该校湘雅医学院在肿瘤学、器官移植领域享誉全国,附属医院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医院综合排名前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发的高性能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高铁、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中南大学与三一重工共建“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助力“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包揽前两名,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双领先。
中国科学院大学(第3)依托中科院资源,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领域成果丰硕。 复旦大学(第4)、上海交大(第6)长三角创新双核,医学与工程学科并重。
从榜单可见三大趋势:
1. 综合类高校优势稳固:北大、清华等院校持续领跑,学科覆盖面广。
2. 特色院校差异化突围:如同济的工程、中南的医学材料、南开的人文社科。
3. 产学研融合加速:头部高校与地方产业深度联动,推动技术转化。
总体来说,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的排名表现,既体现了学科建设的深度,也反映了国家战略需求的方向。随着高等教育竞争加剧,这些院校需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拓展国际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数据来源:科学出版社《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