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杯咸娱
编辑|壹杯咸娱
近日,江西瑞昌志愿填报事件引发了热议,班主任因为三名尖子生不报清北,愤怒的解散了群聊。
言论不当
三名学生在高考时考取高分,能够踩线进清北,但他们没有选择清北的“天坑”专业,而是填报了自己心仪学校的专业。
老师在知道这三名学生并没有报清北后,表示自己非常失望,在这种极度崩溃的情绪下,他直接宣布要解散这个“清北”群聊。
老师估计认为学生只顾着他们自己了,从而忽视了学校和老师的付出。还说自己和学生间没感情了,觉得自己教育得很失败,带了三年白带了,称会将群聊解散了。
这个班属于学校的尖子班,有很多冲击清北的好苗子。学校之前花了很多资源来培养他们,经常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班主任说学校花了百万培养他们,结果孩子自己选了其他学校专业,称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
平时状态
这位老师是高三班主任漆某芳,同时也任职学校的副校长。有学生认为群里面老师说的一些话,可能是老师一时的激动发言。学生基本上都说平时老师对学生很好,她会一样对待。无论是尖子生还是普通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关心和照顾。
学生表示“过去也会有这种情况,只是学校不会强制学生一定要选择清北,但会尽力劝学生报考。过去那些尖子班的学生基本是能上清北的都去了,只是今年有学生主动放弃了,老师有些失望。”
学校通报
7月7日晚,瑞昌一中发布《情况说明》,确认漆某芳老师存在不当言论,已召开教师会议要求其深刻检讨,并向学生及家长致歉。学校就此事向学生和家长表达歉意,同时也明确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去干扰学生填报志愿。学生也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影响。
多地教育部门此前已明确要求保障学生志愿自主权。例如,佛山市教育局2025年招生通知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或限制考生报考”,银川市教育局亦禁止教师代填志愿或指定学校。
引发思考
此次事件也引发社会对于学生志愿自主选择权以及学校教育考核标准的思考。
学生考入清北的数量,和老师、学校甚至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挂钩,还涉及评优、奖金、补贴这些利益。但教育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吗?
结语
学校和老师应该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和家长在做决定的时候,也要多和老师沟通,互相理解。三年情谊不应被清北录取结果定义,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升学目标。
希望以后类似的事情能少一点,每个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地去自己理想的大学、喜欢的专业。
信息源:
极目新闻——因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江西一中学老师大怒解散群聊?当地教育局回应
红星新闻——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