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精神,响应“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号召,集中呈现小学数学情感目标达成的实践成果,7月1日至2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瑶海区教育体育局承办的“共情共研共创:小学数学情感目标达成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在马岗小学南区举行。全国名师华应龙等众多教育界领导、专家及合肥市9个县市区的6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数学学科情感目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新路径。
课例展示
活动中,课例以“三维情感目标内涵”为引领,通过创设不同的真实情境,推动数学知识与情感目标深度融合,实现了情感育人的目标。如《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以战士故事串联温差计算,让学生在运算中感受爱国精神;《杨振宁教我们学数学》借科学家归国故事讲解“位置与方向”,传递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数说中国大运河》依托运河历史,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历史厚度,践行“化错”理念;《75%》从投篮命中率延伸至抗战历史数据,让学生体会战争残酷与和平珍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结合长征故事设计“青稞饼分配”问题,感悟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规矩探三角》通过动手试错掌握三角形画法,培育学生探究精神;《中国脊梁》以心算院士享年为引,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精神,筑牢文化自信。
瑶海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张桂芝作《扎根・生长・绽放》成果汇报,系统分享区域“共情—共研—共创”三环节教学机制路径、“双生学堂”课堂结构以及情感目标评价体系,介绍情感目标教学的教育共识和实践生态,为各地提供了实践范本。
成果汇报
专家们高度评价活动成果。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国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华应龙高度赞扬了情感融入教学提高了课堂实效。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叶传平强调团队协作对情感目标落地的重要性,促进了数学价值认同与学科归属感。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王勇鼓励将经验转化为常态教学,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绪与态度。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价中心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李萍指出学生在共情中得到成长,在共研中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杨怡明确,情感融入课堂的实践具有示范性,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
领导们热烈祝贺团队取得的成果。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袁乃玉代表区教体局对小数团队表示祝贺,他指出“化错思想”为情感教育提供新视角,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和情感品质,形成了可推广的区域经验。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督导室主任张玉玲对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研共同体表示欣喜,鼓励团队不断深化,推动区域小学数学教育迈上更高的台阶。
专家点评及领导总结
本次由合肥市教科院主办的活动,通过丰富的课例展示、深度的经验分享与热烈的研讨交流,呈现了小学数学情感目标达成的实践成果,成功打造出全国数学学科思政教育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经验”。这一成果历经了12年的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了情感目标教学初步探索期、情感目标教学深化推广期、情感目标教学融合创新期三个重要阶段。活动不仅推动了合肥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辐射影响,引领数学课堂朝着情感目标育人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