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真相后,我决定给孩子过个「低配假期」
创始人
2025-07-11 08:16:56
0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孩子们又开始「放鸭子」。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也都在给孩子做暑假规划:计划着去哪里,要不要带孩子去打卡网红游乐园,参加哪些兴趣班,亲子活动等等。

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是当代父母在暑假一直忙碌的事情。

图片来源:小 ?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小学,小的幼儿园,以往到了暑假也是如此。

看各种攻略,算着假期花销,安排着全家大小的时间,考虑兴趣班选哪些.......

但经历了几年这样的暑假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样精心安排、忙碌充实的「高配假期」,并不买账。

早起好不容易抢到的博物馆票,孩子进去没两秒,就吵着回酒店;

斥巨资买的游乐园门票,他们只想泡在水池子里,其他项目毫无兴趣;

去其他城市旅行甚至出国玩,孩子也没有感知或不感兴趣;

之前很喜欢兴趣班,暑假去上也是各种摆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为什么我们费心费力又费钱给孩子安排的暑假生活,结果却如此不尽人意。

重新思考后,我发现自己过往的假期安排,其实是踩了一个「大坑」。

安排满满的「高配暑假」

不仅费钱费爸妈

也真的很消耗孩子的心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家长们常常会担心孩子暑假生活安排不够精彩、丰富,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仿佛只有用各种「有意义」的暑期规划、旅游活动填满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算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然而,这些精彩丰富的暑假生活背后,却在无形中透支着孩子的内在能量。

表面看似充实的暑期,实则掩盖着一种深层次的空虚与疲惫。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过于丰富的暑期安排,可能会让认知负荷超载与秩序感被扰乱

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指出,大脑处理信息的「内存」是有限的[1]

孩子们频繁地在游泳、编程、画画等活动之间切换,甚至一天内上好几个兴趣班,而这些一个个都需要调用认知资源去适应和学习。

这种高频率的切换不仅容易导致认知超载,使学习效率大幅下降,还可能让孩子感到持续的焦虑与压力。

更重要的是,频繁的外出或活动安排,会彻底打乱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活节律,严重破坏他们的秩序感。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按部就班、可预测的环境,能够为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而一个充满「强烈体验」、节奏不断变化的暑假,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混乱与不安。

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节奏中,孩子可能会逐渐降低对各类活动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倦与抵触情绪。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过于丰富的暑期体验,会透支对生活的新鲜感

现在的生活非常丰富和便捷的,暑期里,孩子可以体验到各种精彩的活动。

丰富的体验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激发孩子的潜能提升,但刺激并不是越多越好。

「最佳刺激(或唤醒)水平」(optimal-level of stimulation (or arousal))模型指出,只有适度的新鲜感才能激发好奇心、保持注意力和提高参与度。

过度的、高强度的刺激,只会导致感官疲劳[2]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玩着玩着就玩崩溃了原因。

而当孩子习惯了每天都有新奇的活动、新颖的玩具时,他们感受快乐的「阈值」就被大大提高了。

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孩子会越来越难以忍受平淡,无法静下心来。

我们常常会发现:带孩子出玩一大圈以后,孩子对需要深入学习、思考的事情很排斥。

比如你再带他去兴趣班,他们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对「单调学习」变得烦躁不安,甚至排斥。

这正是经历高刺激后,透支了他们对生活最本真的新鲜感和探索欲。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精细安排」的暑假,可能正在削弱内在动机,自主性无处安放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自主感是激发内在动机的核心要素之一[3]

然而,当暑假的每一天都被父母「精心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就失去了为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成了计划的被动执行者,而不是生活的主人。

这种过度干预的安排,实质上剥夺了孩子发展自主性和内驱力的空间。

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失去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能力,不再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与需求,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用安排的太满

让孩子「无聊」一点

可能会更好

利弊分析后,我在思考一个理想的暑假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是大人耗尽心力、财力的规划,不是日程表上的满满当当。

或许可以给孩子一个「低配假期」,甚至我们可以让孩子「无聊一些」。

研究表明,无聊本身不是完全的坏事,反而可能变成一种「推动力」,促使人们主动寻找新的刺激,从而激发内在动机和创造力[5]

换句话说,当孩子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开始探索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是发展自我非常好的契机。

图片来源:giphy

无聊的时间,更利于孩子神经发育

心理学中将无聊(Boredom)定义为「由单调引起的时间异常压缩感」,是一种渴望但又无法投入到满意活动中的状态[4]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无聊、发呆或「精神漫游」状态时,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会异常活跃[6]

这一网络负责管理自我反思、记忆整合、情感调节、创造性思考以及未来规划等高级认知功能。

换句话说,当孩子看似无所事事时,他们的大脑实际上正在进行「自我修复」、「信息整合」和「创意风暴」。

面对无聊,孩子需要主动思考如何打发时间——这正是他们发挥创造力的契机。

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瞬间,恰恰发生在无聊的间隙中。一只纸箱可以想象成飞船,几把椅子可以搭建成迷宫,甚至一片树叶都能成为他们游戏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非依赖家长的想象力,而是用自己的创造力为生活注入乐趣。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无聊的时间更利于孩子向内探索,培养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留白时间,是孩子获得与自己相处、自娱自乐能力的关键。

在独处中,他们有机会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辨别自己的需求,学会处理情绪,感受真实的自我存在,从内在寻找乐趣,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刺激或家长的安排。

当他们能够从无聊中找到满足和意义时,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强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无聊是生活常态,孩子需要学会适应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残酷而真实的事实:生活的大多数时候是平淡无奇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常规活动、单调重复和琐碎任务所填满。兴奋和精彩是偶尔的,平淡和无聊才是日常。

许多家长在忙于提升孩子认知能力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培养他们忍受无聊的能力。

实际上,忍受无聊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适应社会规则的基础。

孩子学会忍受无聊,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单调时刻,从「无聊」中逐渐明白: 生活的意义并不总是来自于外在的刺激,而是通过耐心投入与持续努力,从平凡中找到价值与满足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何给孩子安排「低配假期」?

可以这样来安排试试

当我把过一个「低配甚至无聊假期」的决定告诉孩子、家人后,大家都更轻松快乐了。

孩子们知道今年安排变少,会有自我规划的无聊时间后,对于暑期安排更积极了,更愿意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参加的项目。

我把我们家「精简」后的暑期规划大原则分享给大家,主要是根据两个孩子对于刺激的承受能力来决定的。

大家可以参考下,因个性而异。

「低配假期」这样安排:

✅ 暑期大活动安排,根据孩子刺激承受情况定

大活动安排包括:暑期旅游、兴趣集训班、夏令营等

这样的大安排,会涉及到生活方式大的变动,我们需要考虑孩子对刺激的承受情况。

一般来说,年纪较小或性格安静的孩子对刺激的容忍度较低;年纪较大或性格活泼的孩子对刺激的容忍度会高一点[8]

对于刺激容忍度低的小朋友:

旅行 / 夏令营安排 1 个就可以,旅行行程尽量缓慢一些,让孩子能够持续自己的生活规律,慢体验;

兴趣集训班,可以根据孩子爱好选择 2 个就可以,做好时间间隔。

对于活泼,刺激容忍度高的小朋友:

大的旅行 / 夏令营也是建议 1 次即可,或者可以拆成 2 次短途旅行,但是考虑孩子们精力,行程也别太满;

兴趣集训班,暑期里可以安排 2~3 次左右就可以,做好时间间隔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暑期日常生活安排,建议每天可以给孩子三分之一无聊时间

对于暑假日常生活安排,尤其是入学后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借鉴高效率工作休息比例安排[7]

每天的时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计划性活动、学习、兴趣班,其余三分之一则留给孩子自由支配。

允许他们体验无聊,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培养独立性和创造力。

可能这样的无聊时期,一开始孩子无法忍受。

请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戒断反应」,恰恰说明他正在学习一项新技能:如何与无聊共处。

家长需要做的是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原则,同时相信孩子有能力度过这个阶段。

不要急于用电子产品或额外安排填补空白,我们只需提供一些物品:图书、画笔、积木、泥胶、旧纸箱等开放性材料,然后优雅地退后就好。

给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慢慢就会找到快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最后想说,暑假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成长从来不需要被精心设计得滴水不漏。

一个懂得「留白」的假期,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沃土。

正如一张白纸,唯有留出足够的空白,孩子才能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满它。

无聊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孩子发现自我、激发创造力的起点;在无所事事中,他们学会与自己相处;在自由探索中,他们找到内心真正的兴趣与方向。

这个暑假,让我们勇敢地拥抱「无聊」。

参考文献

本文专家

苏静

合作专家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邓欣媚

审核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制作

策划:兰兰

监制:大力

排版:刷子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棒棒堂出了几张专辑了?都叫什么... 棒棒堂出了几张专辑了?都叫什么?里面的歌都有什么?专集名称:哪里怕演出歌手:棒棒堂发行时间:2007...
香山居士,王临川,随园主人,柳... 香山居士,王临川,随园主人,柳泉居士,六一居士各是指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王安石字临川,袁枚自号随园主...
给5岁宝宝的一封信简短 给5岁宝宝的一封信简短亲爱的宝贝:一转眼,你就快五岁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写一封信珍藏着,我觉得...
幼儿园教师如何讨论问题的策略和... 幼儿园教师如何讨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
你见过最还原的Cosplay是... 你见过最还原的Cosplay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最还原的Cosplay是什么样子的?真的和漫画里的人...
这是什么虫子 吓人? 这是什么虫子 吓人?这是某种椿象的若虫。椿象,又叫蝽。俗称臭屁虫、臭大姐,是半翅目蝽科昆虫,半翅目中...
《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物是谁三国演义 刘备那边主要人物都捧了贬低一些曹魏的人物对东吴的描述少
和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同类... 和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同类型的小说和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同类型的小说大柠的《和你在一起才是全...
暖春宝柱为什么帮爹卖? 暖春宝柱为什么帮爹卖?宝柱因为被小花的善良能干所感动,所以改变了他对小花的看法,这才主动帮助他爹卖筐...
郭沫若原名是什么 郭沫若原名是什么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