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温笛 编丨Lulu
每年中高考落幕,宛如一场“升学大戏”:
中考生家庭,忙于从市重点到区重点,逐个对照学校的分数线;
高考家庭,则为志愿填报伤透脑筋,甚至借助人工智能来帮忙匹配...
从应试、到升学和择校,这仿佛是一段容错率极低的教育之路,一路上充满了焦虑和硝烟。在这样的竞争状态下,很多孩子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为了能有更高的容错率,以及不一样的教育可能,一些家庭选择了“低龄留学”。
这几年,留学的风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际政治局势与留学生政策的变动,英美不再是留学生家庭的首选。一些原本小众的留学目的地,变得热门起来。
尤其是新西兰,近两年正以一系列综合优势,浮现在大众视野当中。
如果仅仅用“快乐教育”一词来形容新西兰教育,未免太过单薄,也不够准确。
实际上, 新西兰有着被全面低估的优质教育体系,宽松灵活的教育环境背后,是严谨科学的教学课程与框架,它的基础教育还被联合国推崇为“全球中小学最佳典范之一”;
在安全性方面,新西兰一直以犯罪率低,城市安全性高著称,2024年全球和平指数排名第四。留学生友好度非常高,有着系统化的国际学生指导与关怀体系;
此外, 新西兰的高中课程认可度极高,可以申请全球名校。而新西兰本地的公立大学,同样可圈可点,无论是科研影响力,还是专业的前沿性,都位于世界前列;
除了安全和优质教育之外, 新西兰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文化包容性。有留学生直言,新西兰的文化包容跟美国很不一样,在新西兰有更多空间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
另外,新西兰也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平衡,滋养了很多选择来此长居的人们。
全球人力资源巨头Remote发布的《2025年全球生活与工作平衡指数报告》,新西兰连续3年位居榜首
近日,我们采访了不同年龄段前往新西兰的留学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揭开新西兰留学“逆袭”背后的秘密。
自由探索:
打开世界,而非拘于一格
18岁的Amy有一天收到父亲的短信:将你送到新西兰留学,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情。
Amy和同学
8岁来到新西兰,如今是惠灵顿玛格丽特女王学院(Queen Margaret College)13年级的学生,开始为大学申请做准备。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新西兰教育在Amy成长中所产生的影响,那便是对“自由探索”的鼓励。
在Amy的回忆里,她从小是长辈眼中的“野孩子”,勇敢、外向、充满好奇,这些都是成为探索型人才最珍贵的品质,但如果放进一个严谨的、以规则来评价学生的环境中,可能对孩子的发展就不那么友好了。于是父亲决定将Amy送到新西兰。
Amy直言“这里的教育方式和国内真的很不一样。 在新西兰,老师们总是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课堂氛围既轻松又充满活力。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与新西兰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关。在高中时,Amy选择的六门课程是中文、英文、生物、商业、心理学和数学。她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心理学,今后也想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学习和工作。
在新西兰10年,Amy直言接受的教育让她更加自信了。她变得活跃,乐于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学习关心公共事业并为他人服务。 Amy表示沐浴在包容与温暖中,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束光帮助更多的人。
在高中阶段,她做了一件开创学校先河的事,成为校史上第一个国际留学生大师——这是她向校长主动请缨创立的,好帮助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更好适应,就像她当初得到的帮助一样。
在一个充满包容的环境中自由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在于积极活动,并在其中建立广泛连接,释放自己的影响力。
向内扎根:在英式传统与“新式”教育
融合中塑形自我
Terry比Amy更早几年来到新西兰。他12岁到新西兰肯庭格恩中学(Saint Kentigern College)读高中,之后考进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在华尔街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现在Terry已经是金融科技领域的顶尖投资人,并跨界与合伙人创立中式审美文化品牌。
Terry
对于Terry来说,新西兰的教育经历给了他两个最重要的影响,第一是经典研读,第二是叙事表达。
他9年级开始读莎士比亚,背诵大量拉丁文原著、法语文学等等,同时新西兰本土对毛利文化的保存与发扬也令他印象深刻,“传统”在他心中留下印记,但“这些‘传统’,并不是‘我的传统’”。
在这样的触动之下,Terry开始广泛地研读中国经典,从《论语》到《世说新语》,从陶渊明到李白……中西方经典文学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形成他日后立身处世的文化根系,学贯中西这个词,在Terry身上得到了具象的实现。
图自肯庭格恩中学官网
而叙事则锻炼了他“说故事”的能力,“叙事尤其重要,从荷马史诗到圣经,都是以叙事为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所以无论是写给董事会的邮件,还是路演PPT,tell a story特别重要,这是一种毕生受用的能力。”
在新西兰,Terry所获得的是一种全球视野,以个人为核心、注重实践的教育,这使他能以真正的长期主义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技术与社会变革。
图自肯庭格恩中学官网
而他的种种收获与成长,得益于新西兰教育的特色:重视品格、体系灵活,不会过于追求绩优主义,而是鼓励学生自由挖掘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与学术之路。
追寻可能:
好的教育是永远敞开机会
相比Amy这样的低龄留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便受益于新西兰赋能个体、发扬特长的教育模式,还有一种人群, 他们已经有过工作经历,想要通过读书开启更多可能性,新西兰也永远向他们敞开机会。
42岁的杨中科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老兵”,曾在知名企业担任资深程序员,创过业,还是拥有20多万粉丝的B站UP主。
中年之后,杨中科希望换一种生活的模式,于是他申请了新西兰位于惠灵顿的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继续攻读信息技术硕士学位。
尽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但在新西兰的这段读书经历还是给了杨中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在他看来, 新西兰高等教育非常注重个性化和自由,课程设置不仅结合了前沿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行业实践,鼓励学生不断向外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在杨中科读研期间,他的两个孩子也随他来到新西兰,就读当地小学——这其实也是他选择新西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国内时,女儿正读二年级,学业压力很多,“作业经常11点也写不完”,但到了新西兰,两个孩子卸下了压力,女儿重新捡起来画笔,儿子也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学得扎实。
“很多人对西方的快乐教育存有疑虑,我觉得在新西兰,所谓的快乐教育不是‘穷开心’,而是让孩子们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最起码到目前为止,我的孩子无论是数学还是语言方面的能力,应该不比国内同龄的学生差,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他们会更有获取知识的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毕业之后,杨中科在新西兰开启了新的职场生涯,进入新西兰国有银行克威银行(Kiwibank)工作,还“斜杠”分享编程、技术教学视频,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与全球各地的华人开发者共同参与中国古文数字化项目,将中国文化的精华带向世界。
“work life balance”也让他能更深度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中年之后,以教育为平台,杨中科与孩子们找到了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与路径,不在“卷”的单行道上一路裹挟,这是新西兰教育给杨中科打开的“机会”。
多元选择与友好环境:
在安全感中享受学习
从低龄留学到高等教育,从成长赋能到中年转型,新西兰教育为很多中国学生和家庭,打开了一种多元选择的图景,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级定制”路线,成为想要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新西兰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却一直都是一种小众选择。这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综合实力”优胜的新西兰,往往淹没在各种英美名校光环的阴影之中。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与国外留学政策的变化,名校开始疲于应对它们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之下,新西兰作为留学目的国的“逆袭”,正逐渐拉开序幕。
首先,压倒一切的是城市安全和政策稳定。随着美国特朗普上台,针对留学生的政策朝令夕改,以及各种城市安全风险,中国家长对美国的观望与犹疑层层加深。相比之下,新西兰一直以犯罪率低,城市安全性高著称,2025年全球和平指数排名第三 ,而新加坡则名列第六。
而与一直不断提升学费的英国,生活成本昂贵的澳洲相比,新西兰的性价比也非常具有亲和力。
同时,新西兰对国际学生的指导与关怀也是亮点之一。新西兰是世界上首个发布《对国际学生指导与照顾之行业规则》(The Pastoral Car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国家,以此确保国际学生拥有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获得充分的照顾。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新西兰院校必须签署该规则并严格执行。
安全第一,接着要看留学最为关注的那块砝码:教育质量。无论是杨中科对孩子的观察,还是Amy与Terry在新西兰高中的体验,或是高等教育,新西兰一直有着被全面低估的优质教育体系。
新西兰基础教育曾被联合国推崇为“全球中小学最佳典范之一”,宽松、灵活的教育环境背后其实是严谨的教育体系与科学的教学框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由政府出台的新西兰教学大纲(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新西兰教育大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因此只规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师配套的指导用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打造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成为自信、连接、积极参与的终身学习者。
到了高中阶段,课程包括新西兰本地教育系统NCEA课程、IB课程和A Level课程,后两项课程早已在多年前进入中国,为中国家庭所熟习。这些含金量高、开放性更强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时申请全球名校,当然也包括新西兰的名校。
新西兰八大公立大学包括奥克兰大学、奥塔哥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梅西大学、怀卡托大学、林肯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都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著称,其中奥克兰大学在2025年QS排名65,可做参照的是美国杜克大学排位61,英国华威大学排位69。
比从科研影响力角度看,奥塔哥大学的 生命科学专业极其有名,这所学校的还是世界首个试管婴儿的诞生地;
坎特伯雷的 工程创新专业位于世界前列,在这所学校有一个南极研究中心;
而奥克兰大学在可 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蜚声遐迩,它有全球Top30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而未来几年关注度一直上行的人工智能专业,新西兰的大学也有优势。2023年,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还最新开设了新西兰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专业。而奥克兰大学则拥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教学团队、设备、技术及重大研究项目。
除了安全和优质教育之外,新西兰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在于其国家文化的包容。这也许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体验,但它着实很重要。
以Terry为例,他同时有新西兰和美国的学习经历,他说,“新西兰在文化包容方面跟美国很不一样,美国人总是认为你不尝试变成美国人是很奇怪的,因为美国就是最好的。 但新西兰就很包容,你可以做你自己,有更多空间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
新西兰留学作为一个优选项,逐渐从小众转入大众视野。如果说留学选择反射了时代和民众内心的投射,那么我们正从一个追求功利与表象的时代,转向一种自我关怀、挖掘内在的时代。
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状态,积攒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动力,这是新西兰留学最可贵的一面。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下一篇:北京将新建2所左右职业本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