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 殷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江苏省“脑科学与心理健康”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副主任
读者提问:
我的孩子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孩子平时成绩还不错,但是状态不稳定,高考结果出来后也确实很不理想,离预期有较大的差距。孩子很沮丧,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挫败感,如何陪伴他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共同面对这个挫折?
专家答问:
家长您好!首先要向您表达敬意,虽然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是您不但没有去指责孩子,还在想着如何去安慰和鼓励情绪低落的孩子,陪伴他共同面对挫折,这说明您是一位很有同理心和包容心的家长,您的态度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安慰和支持。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孩子感到沮丧是很正常的,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作为家长的确需要有更多智慧去陪伴孩子并帮助他规划未来,让这份不完美的阶段性结果成为成就未来的起点。
一是共情孩子,耐心倾听。当孩子出现如懊恼、后悔、抱怨、自责等消极情绪时,我们先要允许孩子情绪的产生,并通过耐心倾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心情的理解与接纳,甚至鼓励他们将那些压抑的情绪用无害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可以说:“孩子,我们知道你心里很难受,如果想哭就哭出来,我们能理解你。”孩子在面对挫败、心情低落时,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接纳和理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支持力量,会帮助他们从情绪中走出来,去开始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二是正确归因,认识自我。当孩子的消极情绪逐步平复下来后,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就会自然地摆在父母和孩子面前。但是,在此之前最好要帮助孩子一起理性分析出现挫折的原因。“君子畏因”,只有以敬畏之心去探寻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才能让孩子学会思考和总结,也学会以客观全面的态度去认识问题、认识自我。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和反思过往的学习道路,比如有哪些值得保持的好习惯,也要探寻为何平时学习状态不够稳定,还有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反思与归因虽然不能改变一时的结果,但是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未来。
三是面对现实,积极规划。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父母要引导孩子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不要因为高考成绩不好就自暴自弃,而是一方面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来看待和规划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另一方面也要有成长型思维,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孩子的成绩可能上不了心仪的大学或专业,但也不要因此灰心丧气。大学对人的发展的确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很多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道路虽然曲折,只要方向不错、目标明确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能抵达想去的地方。还是要鼓励孩子不要放弃信心,勇敢去探索自己的道路和梦想。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3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