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网上总会出现一种声音:
“高考最难的不是考题,是你生在哪个省。”
这话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数据从不说谎。
让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高考“修罗场”都有谁。
2024年河南省报名人数高达136万,是全国考生最多的省份。
但全省只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985为零。
本科录取率仅约37.7%,一本录取率更是只有7%左右。
也就是说,每100个河南考生里,只有不到8人能考上“一本”。
这还只是平均数,实际上越是农村地区、越是普通中学,能考上的比例还要更低。
河南:人多、资源少、外部名额少
河南的高考有三个“魔鬼级”标签:
第一,人多。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6万,是全国第一,占全国总考生数的近1/10。
这意味着你不只是和同班同学竞争,而是在和一个“中等国家”的人数竞争。
第二,资源少。
河南只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985是零,本地高校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优秀考生。
所以大多数考生只能靠“外地招生”突围。
第三,调剂名额少。
其他省份的高校,在招生时会优先照顾本省生源,给到河南的名额极其有限。
清北复交浙科这些顶尖高校,对河南考生的要求,往往要高出全国线30–50分。
所以,哪怕你是全省前1%,也不一定能进到心仪的大学。
一句话总结:河南考生是靠拼命“逆风翻盘”的。
今年高考人数为78.3万,也进入高考人数前五名。
虽然广东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均衡。
本科录取率约46.2%,211高校录取率仅2.74%。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生只能被地方本科或专科院校录取。
很多人调侃:“广东考生高考完上不了广、深,反而要被调剂到内地去读书。”
广东的高考难,不只是因为人数多,而是有种“看着机会多,实际难突围”的错觉。
第一,本科录取率不高。
2024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78.3万,本科录取率仅46.2%。
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考生只能读大专或者落榜复读。
第二,本地优质大学不够用。
虽然广东经济发达,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这样的211,但整体985/211数量少于考生需求,省内竞争激烈。
大部分人只能向外省“求学”,但外省高校又对广东生源收得不多,形成“双夹击”。
第三,民办高校比例高,分流严重。
广东的民办高校数量全国领先,很多分数线刚过本科线的学生,最后只能“被填志愿”进高学费、就业口碑不佳的民办院校。
因此,广东考生的高考难度,并不在“卷分数”,而是在“怎么选,怎么跳,怎么突围”。
江苏自主命题多年,卷子被誉为“地狱风格”,数学一题难倒一大片不是段子,而是真事。
很多江苏考生明明实力不俗,却常常因为“题太难”失利,最终落榜。
再加上山东、河北、广西、江西、安徽、四川、湖南这些考生人数多、高校资源少的省份,
你就会发现,中国的高考,从来都不公平。
河南考生要高出其他省30–50分,才能上同一所985;
河北学生可能年年出状元,但本地没有一所985、211撑腰;
广西、江西、安徽这些省份,本科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普通家庭的孩子想靠高考翻身,只能拼命卷。
所以,所谓“高考最难的省份”,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名。
它藏着的是人口基数的压力、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命题风格的差异,以及普通人命运的博弈。
一个城市的孩子,有可能踩着省内的“最低分线”轻松进一本;
另一个省的学生,却要靠全家砸锅卖铁、孩子累成陀螺,才能挤进一本末尾。
别再说“高考是最公平的制度”了,
它只是中国目前最不不公平中的“相对公平”。
下一篇:“终于圆了上‘清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