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感觉这次娃真的跟之前不一样了,之前是光画饼吃不到,现在画的饼渐次都开始慢慢落地,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也许刚开始还做得没那么完美,会有拖延,有瑕疵,但态度对了,就不怕路远。
这几天娃给了我很多信心和希望,谢谢我亲爱的娃,也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与欣慰
人生不长,希望之前怎么华丽跌倒,就怀揣勇气爬起来疾速奔跑。高三加油哇[拳头] 竭尽全力,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拼,自助者天助。
脚踏实地之后,仰望星空才美。拿出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坚定与勇士,该奋斗的时候,别偷懒和逃避。只有奋力拼搏,才能将梦想照进现实。
我也要把努力落地,在自己的领域内持续提升,刻意练习,学无止境,活出自己的光芒万丈……
一起加油,相互鼓励。所有的美好都正在发生。
写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激动,也很雀跃。
这么多年,面对这个说到做不到,做事三分钟热度,前边画饼,即时就塌的娃,是真的一点招都没有。
我要哄自己很久,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就是说到做不到,不要对孩子有过高期待,平常心看待孩子说了不做,画了很多饼都吃不到的现实。
包括这个暑假,孩子再给我画饼的时候,我都不敢当真了。
劝自己微微一信,但不要真的当真,免得期待越多,失望越多。
并不是不愿意相信孩子,而是过去十几年被孩子说到做不到的行为扎了心,搞得有点没信心了。
再加上高中这一两年,每次孩子都说要好好学习,往往都是前边立志,后边就倒了,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啥也没做,或者蜻蜓点水般略过。
而之前我眼孩子的相处模式,就是刚开始欣喜若狂,觉得这个娃要真的醒悟的。
然后就给予厚望,期盼着,希望着,孩子能发奋图强,能自律自控,能说到做到。
一旦孩子只说不做,或者给我画饼不行动时,我就会忍不住催促,盯着孩子做不到和没有做好的地方,上纲上线跟他理论。
焦虑之余,也会忍不住指责和评判他光说大话,就是不行动,天天就会耍嘴皮子功夫。
孩子听了我的指责和催促,也很不耐烦,嘴上说:
就再玩一会,就去学习。你别说了,烦不烦啊,你就会给我施加压力,非得把我逼崩溃,你才满意吗?
我是真的很委屈呀。你自己说要学习和改变的,你自己定下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自己不做,反倒甩锅给我。
反正,气愤之余,对孩子说话语气就不太友好,尽显失望和唉声叹气。
内心很悲戚,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给我画了那么多饼又不让我吃到,很煎熬又很疲惫,管不了又想管。
之前的大小长假,相处得真煎熬,每天都度日如年般的惶恐不安。
所以这个暑假,我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
不吵孩子,不催孩子,哪怕他再摆烂,再说了不做,我都保持后退,克制表达欲和评判欲,更不会发脾气。
放假第四天,我真的百分百做到了温和,平静和正向反馈。
这期间,孩子也会玩手机放不下来,也会刷视频不止步,也会打折的去落地自己的计划,我都没有着急上火和催促,反而盯着孩子已经做到的地方反馈:
宝贝,妈妈发现你这个暑假比之前自律了,我终于相信你说到就能做到了。
说早起就早起,说早睡就放下手机,这回做得特别好;
坐那就能沉浸写作业,效率还很高,只要你想做都能做成。
孩子听了也很高兴,说自己原本就很自律和韧性,只是我之前老不相信他而已。
反正,我也不跟孩子较真,就顺势说之前是妈妈肤浅了,竟然一直认为他就是个会大大饼的小破孩。
如今,让老妈吃上饼的感觉真不错,妈妈特别感动和快乐。也让妈妈刷新了对你的认知,妈妈这次是真信你了。
孩子很开心跟我讲他的计划,让我看他写完的题,还给我看他的正确率和效率。
这也让我明白,之前是我催孩子太多了,给孩子的正反馈太少了,总是挑剔和高要求,才导致孩子越来越不主动学习。
当孩子有了强烈改变自我的意愿,再加上我不再盯着孩子学习,不再催促,孩子就按自己的节奏,自驱力自然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