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汪军 苏娅)近日,宝应县司法局与法院、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共护未来 快乐暑假”系列活动,聚焦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防网络沉迷和诈骗等主题,为青少年定制“暑期法治课堂”,确保平安度夏。
针对暑期易发的溺水、交通出行等实际情况,他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寓教于乐的“安全一夏 童行无忧”安全教育课。课堂巧妙融入有奖问答环节,点燃孩子们主动学法的热情;发挥孩子的创意,为特制的安全知识宣传布袋涂上缤纷色彩,打造“流动的安全小标识”,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植安全理念与防护技能。组织全县各学校发布“暑你快乐 安全伴夏”学生安全提示公告,重点宣传预防溺水、预防诈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游玩安全、用电安全、心理安全等知识要点。
他们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律、送安全、送温暖”进村居活动,宣讲宪法、民法典及国家安全、交通安全、火灾防护、网络安全等知识。宝应县司法局与法院联合开展“送法进校园”,为孩子们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与防溺水专题宣讲,送上法治“安全锦囊”;组织巾帼志愿者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溺水案例,详细介绍预防溺水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讲解游泳、溺水、自救、儿童施救、报警等知识;县红十字会开展“预防溺水 关爱生命”应急救护培训活动,为当地师生送上一堂具有实践价值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组织政法部门干警和普法志愿者送法进社区,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剖析网络交友中多发易发的诈骗、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等风险,直观呈现不法分子引诱未成年人转账、泄露隐私的常见套路,提醒孩子们在网络社交中注意保持警惕,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盲目相信网络承诺。针对网络言行规范,普法志愿者们详细解读了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并结合青少年在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引发法律纠纷的实际案例,强调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随意辱骂他人、编造谣言可能面临处罚。